*
首頁

 

07/06 (日)

本日不對外開放

*
楊雲萍文書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

楊雲萍(1906-2000)於日本文化學院留學時期受教於川端康成與菊池寬,奠定其往後的創作風格。返臺後,開始投入臺灣歷史和文化的研究,並於民國36年(1947)年受聘於臺大史學系任教,在教學研究以外,對臺灣研究之推動不遺餘力。楊雲萍文書包含與公家單位、民間團體及個人間往來之各種形式文書和手稿,藏品年代跨越日治中葉至戰後。

*
館藏選粹
張振萬及岸裡社文書

撰文/臺史所研究員 洪麗完

近十餘年來,平埔族研究日趨熱絡,尤以岸裡社的研究累積成果較多。本所典藏「岸裡社文書」,共126件。年代以清乾隆34年(1769)為最早;日明治39年(1906)為最晚。透過本批文書,得以了解岸裡社人特別是其在翁仔社、社口庄等地的土地經營、地方開墾與埔漢族群關係,以及漢通事張振萬的家族歷史。

新港文書與臺灣史上的族群互動

發佈日期 2006年2月14日
撰文/臺史所研究員 詹素娟

17世紀中葉,荷蘭傳教士教導新港社西拉雅族以羅馬字母來書寫自己的語言,即新港語。西拉雅族運用新港語拼寫自己的姓氏、記錄帳目,以及訂立契約。這些目前存留的語言文獻,稱之為新港文書,是研究早期臺灣社會珍貴稀有的資料,可了解荷蘭人對原住民的衝擊與影響、新港人怎樣逐筆失去村社的土地、新港人和漢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等。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