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11/07 (四)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在地方聽見世界-臺灣青年音樂家的鄉土巡演

發佈日期 2024年8月20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 李依陵、王麗蕉

九十年前的此時,1934年8月,一群臺灣年輕音樂家展開了臺灣史上首場西洋音樂巡迴演奏會,「鄉土訪問大演奏會」在南島炎熱的夏日,從臺北醫專講堂熱鬧啟程,表演行程相當緊湊,一路向南,巡演新竹、臺中、彰化、嘉義、臺南等地公會堂,至高雄青年會館終場演出。在緊湊表演日程,為臺灣各地民眾獻上優美的琴韻樂音,引起相當大的迴響。

本文聚焦在這臺灣史上首場「鄉土訪問演奏會」,僅僅一個多月快速成團,表演的曲目主要是西洋樂曲。在南島炎炎夏日,這場盛大音樂饗宴熱鬧展開,由北至南,巡演7場,讓各地聽眾一飽耳福、大開眼界,拉近臺灣民眾與西洋音樂的距離,開啟臺灣音樂多元迸發和榮登奧運殿堂,臺灣舞曲在世界發光。

*
館藏選粹
在地方聽見世界-臺灣青年音樂家的鄉土巡演

發佈日期 2024年8月20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 李依陵、王麗蕉

九十年前的此時,1934年8月,一群臺灣年輕音樂家展開了臺灣史上首場西洋音樂巡迴演奏會,「鄉土訪問大演奏會」在南島炎熱的夏日,從臺北醫專講堂熱鬧啟程,表演行程相當緊湊,一路向南,巡演新竹、臺中、彰化、嘉義、臺南等地公會堂,至高雄青年會館終場演出。在緊湊表演日程,為臺灣各地民眾獻上優美的琴韻樂音,引起相當大的迴響。

本文聚焦在這臺灣史上首場「鄉土訪問演奏會」,僅僅一個多月快速成團,表演的曲目主要是西洋樂曲。在南島炎炎夏日,這場盛大音樂饗宴熱鬧展開,由北至南,巡演7場,讓各地聽眾一飽耳福、大開眼界,拉近臺灣民眾與西洋音樂的距離,開啟臺灣音樂多元迸發和榮登奧運殿堂,臺灣舞曲在世界發光。

《臺灣新民報》地方特輯—1938年鐵路臺中線復舊開通式

發佈日期 2023年12月1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李依陵、川島尚子

《臺灣新民報》相關報刊是日治時期唯一由臺灣人發行的報紙,相較於官方立場的臺灣日日新報,其報導內容代表臺灣人的聲音,含括的內容相當豐富,可開展多元面向的研究議題。其中,地方特輯為研究地方史的重要材料。

《臺灣新民報》在1938年7月14日至15日,連續兩日發行特輯號『祝臺中線復舊開通式』,總計4個全版,慶祝鐵路臺中線終於重新開通。鐵路的中斷源於1935年新竹臺中大地震,這場地震死傷者眾,震災也阻斷了南北往來的交通,影響當地社會與經濟甚鉅。本文透過典藏的報紙、日記、照片、舊籍、地圖等,重返1935年震災現場,回顧臺灣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自然災害,以及災後復興的情況。

百年發聲.三十而立—設所30年紀念特展

發佈日期 2023年10月20日
撰文 / 臺史所檔案館

2023年適逢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創設三十週年,亦是《臺灣民報》創刊百週年,兩者的設立皆是臺灣人自覺、進而發聲,以及凝聚共識的重要歷程。本展覽以「百年發聲」、「三十而立」兩個主題,精選典藏的日記、報紙、舊籍、手稿與照片,回顧百年前的1920年代,臺灣人如何透過發行報刊將思想和言論推及公眾,為追尋改變的信念埋下種子。進而透過臺史所之成立與發展,探索戰後臺灣從戒嚴之桎梏走向尊重多元,以及臺灣史從學術邊陲發展為嶄新史學領域之歷程。

《臺灣新民報》地方特輯—1939年花蓮港開港

發佈日期 2023年10月11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朱丰中、川島尚子

《臺灣新民報》相關報刊是日治時期唯一由臺灣人發行的報紙,內容相當多元豐富,其中針對地方或事件深入的專題報導,是進行家族史、地方學研究相當重要的史料。在臺史所的報紙典藏中,計有將近百部的地方專題報導,主題涵蓋經濟產業、建設、人文歷史、學校教育等。這些留存於《臺灣新民報》的在地人文特色、產業歷史,是認識鄉土的珍貴紀錄。本文以1939年花蓮港竣工開港為中心,從《臺灣新民報》1939年10月1日至2日連續兩日發行的特輯號『躍進花蓮港開港記念號』,以及本所典藏等資料,介紹日治時期花蓮港的建港過程及影響。

|<<<   1  2  3  4  5  6  7  8  9  10   >>>|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