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4/21 (一)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一府二鹿三艋舺的微旅行

發佈日期 2015年10月14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黃湘棋

臺灣,自大航海時代以來,即為東、西交通的重要據點。臺南府城、彰化鹿港、臺北艋舺三個城市航運發達,曾是臺灣對外貿易的重要出口與交通、經濟命脈,「一府二鹿三艋舺」象徵臺灣對外貿易的興盛繁華,同時也見證臺灣近代在國際貿易場域的發展。本次特精選欽差大臣沈葆楨、鹿港謙和號許氏家族,以及長崎泰益號陳氏家族所留下的檔案紀錄,展開三大港口城市的微旅行。

 
*
關於本館
      為深化臺灣史的研究發展,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以下簡稱「本所」)自1993年籌備處成立開始,即設置古文書室任務編組,以延續臺灣史田野研究室時期採集蒐藏民間文書的傳統;同年,以價購取得的費邁克(Michael H. Finegan)文書,開啟以購買徵集珍稀性文書原件的新方式。雖然如此,家族或個人捐贈所藏文書,仍為原件典藏的主要來源,由本人親贈的孫江淮文書和家屬贈與的高慈美文書,大開捐贈私藏、開放公眾的風氣。田野採集、購置和受贈等三種蒐藏方式,使本所積累了聞名全臺的民間文書、私人和家族文書等典藏特色。

      2000年以來,隨著數位科技進展,數位典藏成為本所大宗檔案的主要蒐藏方式,如林務局所藏日治時期及戰後接收林業檔案、臺灣博物館所藏日治時期勸業銀行檔案、以及臺灣圖書館的日治時期圖書館舊藏文獻等數位化成果;自2004年起,本所開始參與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與臺灣省諮議會共同進行臺灣省議政檔案數位典藏工作。使本所檔案館的蒐藏從民間文書擴大至機構檔案;同時,許雪姬主持的國科會臺灣文史資源海外徵集與國際合作計畫,亦將檔案徵集工程擴展到日本、俄羅斯、中國等散存海外的臺灣史料。

      2009年,本所為進一步從事系統性的檔案文獻蒐集、整編、數位典藏與開放應用等工作,提請院務會議通過設置「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專責臺灣重要檔案史料的蒐集和保存,支援臺灣史深化研究和多樣性發展。檔案館成立宗旨在於承襲本所自田野調查室時期以來,蒐藏檔案史料的傳統,以永續支援學術研究與推動學術服務。主要任務與目標:
● 蒐集與保存臺灣檔案,以傳承第一手珍貴的史料。
● 館藏檔案編排與著錄,以深化臺灣史多樣性研究。
● 數位加值與系統建置,以推廣檔案史料學術服務。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