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7/03 (四)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讓言論走向公眾─從新民會到臺灣新民報

發佈日期 2021年10月29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李依陵、謝明如

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健將之一楊肇嘉曾謂:「報紙與議會是促進社會文明與發達的兩大動力。」辦報與爭取設置臺灣議會,正是臺灣文化協會兩大核心要務,足以代表文協以非武裝抵抗殖民差別統治之主張,並對臺灣民族意識之啟蒙影響深遠。 2021年適逢臺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周年,本館特以日治時期臺灣人唯一自辦的報紙-《臺灣新民報》為展示主題,精選檔案典藏的個人文書、圖像資料、日記、旅券等特色史料,回顧日治時期臺灣人辦報之緣由,以及如何透過辦報振聾發聵,啟迪民智,提振民族士氣,讓言論走向公眾,呼應文化協會「助長臺灣文化發達」之成立目標,開啟臺人爭取民主自由之新頁,立足臺灣,放眼世界!

*
從檔案看百年來臺灣女性地位之轉變
從檔案看百年來臺灣女性地位之轉變

發佈日期 2011年
撰文● 圖/臺史所檔案館

回顧歷史,臺灣傳統女性終其一生多為依附於男性之下的附屬品。從清領到戰後,隨著外在政經環境的改變,女性漸漸能由閨房、廚房、廳堂等傳統領域中釋出,走向實現自我意志的人生,在社會各個領域多元發展,並取得不亞於男性的成就。這段臺灣女性境遇蛻變的歷程,惟有透過一頁頁留存至今的文字與圖像紀錄,後人才得見其芳蹤。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為深化歷史研究,向來致力於蒐集散藏於各地,不分族群、不問身分、不論性別等的民間檔案,並藉由數位典藏科技,保存臺灣歷史檔案的多樣性。為了使大眾對於臺灣女性有更多的認識,特規劃一系列女性相關主題,精選臺史所檔案館館藏清領至戰後與女性相關的史料,如婚姻文書、人身買賣契約、私人日記、證件、公文、書信、圖像等數位化檔案,呈現女性生活樣貌。惟因篇幅有限,本系列專題內容涵蓋的時間軸,將著重在清領至日治時期臺灣女性所展現的歷史身影。本篇專題將以百年來女性地位之轉變為主軸,從傳統女性、命運轉折、展現自我三個面向,呈現臺灣女性的百年風華。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