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圖/臺史所檔案館 本所購藏的「費邁克 (Michael H.Finegan) 文書」,內含豐富的寫真帖與明信片,不但原件居多,出版年代(包括明治、大正至昭和期)與相關資訊亦相當完整;此外,本所另有不少來自研究者採集或民間贈送的圖像資料。這些資料,內容包羅萬象,舉凡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素材,均不缺乏;就臺灣史研究或鄉土史教材、博物館展示等目的,更彌足珍貴。然而,由於古文書室人力有限,未能有效整理,所以知道與使用的人相當有限;如何進行圖像數位化,建立可以有效管理、檢索的系統資料庫,以開放供各界研究與參考,就成為當務之急了。 適逢國科會自2003年1月起推動「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公開徵求珍貴文物和資料的數位化資料庫建置計畫。當時的臺史所籌備處劉翠溶主任與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江韶瑩所長,協議合作,進行「臺灣視覺記憶數位典藏計畫」總計畫;並指派古文書室,以子計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圖像資料數位化與內容分析」,參與整理老照片與明信片等圖像資料。 自民國 91-93年度,本計畫與北藝大傳研所合作,共同修正與建立適當合理的圖像資料庫、欄位設計;截至93年中,已完成2,168筆圖像資料的掃瞄、修圖、資料庫建立及網路連結等數位化工作。目前,本項數位化成果已併入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的「費邁克集藏」中,已在網路上開放給研究者或有興趣的讀者參考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