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女性經歷放足及接受教育後,在社會上的活動與角色也日趨多元。1920年代,許多現代化事業與公共設施的發展與臺灣經濟結構轉變,刺激女性走入職場或參與社會活動。職場之外,官方或民間的婦女團體紛紛成立,主要目的在於傳授新知、培養技能,響應社會運動或國家動員等。女性以積極的態度參與社會事務,建立新形象,不僅獲得大眾的肯定,也成為其他女性模仿的對象。 一、 職業婦女
圖1
圖2
※女性藉由刺繡、造花等家事課程,學習處理家務的相關知識。1930年總督府臺北醫院看護婦(護士)執行工作的情景。圖1為在婦產科照護產婦,圖2為在眼科協助醫師看診。
圖3
圖4
※林獻堂於1931年6月13日的日記(圖4)中記載他到臺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1899-1990,圖3,臺北人)新蓋好的清信醫院參觀設備。女醫師的出現,使得女性患者得以放心且毫無忌諱的傾訴病情,降低因延誤就醫而死亡的機率。
圖5
圖6
※圖5為1934年清信醫院產婆講習所紀念合影,圖6為清信醫院產婆講習生同窗會紀念留影。照片中除了創辦人蔡阿信(紅點標示者),還包含曾任一新會衛生部委員的楊桂桃(藍點標示者)。
圖7
圖8
※圖7為聲樂家林秋錦(1909-2000,臺南人)於1934年8月參與「鄉土訪問音樂會」期間,在臺北醫學專門學校大講堂演出,伴奏者為陳泗治;圖8為蔡淑慧(蔡培火長女,演奏小提琴)於1935年8月在「震災義捐音樂會」上演出,伴奏者為高慈美。投身音樂領域,並公開表演的女音樂家,以專業的形象贏得社會大眾的掌聲,並塑造出專業女性的風貌。
圖9
圖10
※圖9為1943年4月22日陳秋月(1925-,臺南人,蘇哲夫之妻,紅點標示者)參與第2回海外派遣看護助手鍊成會於臺北圓山的臺灣神社留影;圖10為1944年3月13日,陳秋月派遣至香港時的留影。中日戰爭後,在護士供應不足的情況下,殖民政府徵召臺籍女性,派往中國擔任戰地的看護助手。
二、 社會參與 圖11:謝雪紅(1901-1970,彰化人)於1942年在其開設的三美堂商店前的留影。謝雪紅是日治時期臺灣共產黨的創黨成員,也是在臺的重要幹部,為日治時期臺灣左翼運動中非常活躍的女性。
圖12:一新會員展示會,展示學員們的插花與裁縫作品。展出的工藝品都由委員教導製成,如吳素貞(吳帖,林資彬妻,彰化人)教人造花及刺繡,藤井愛子(前排坐者,林獻堂之媳、林猶龍妻)教洋服裁縫。女學員因此能習得技藝,而有走出家庭的能力。
官方主導下組織的民間團體,如由日本婦女領導的「愛國婦人會」、「國防婦人會」、「大日本婦人會」和「桔梗俱樂部」,會員以日本女性居多。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在戰時體制與皇民化政策下,不論已婚或是未婚婦女,都是臺灣總督府積極動員及進行國策教育的對象。隨著戰事吃緊,總督府特別強調國民勤勞體制,以14至26歲的未婚女性為動員對象,獎勵以女性勞力代替男性勞力,代替的勞務包括農業、礦業、輕金屬工業、重化學工業等,女性儼然成為戰爭期間,前線戰事的重要後盾。女性不論是響應社會運動或接受國家動員,都積極參與,她們由改善家庭推及至教化社會,由相互砥礪進而啟發民智,對社會產生深淺不一的影響。 圖13:1938年3月29日黃月(1889-1946,紅點標示者,臺中神岡筱雲山莊呂家八房呂季園之妻)參與愛國婦人會神岡庄分區第4回慰問袋製作時留影。慰問袋的製作與發送,源自日本國內;1901年3月2日,日本皇室及上層婦女因應戰事的發生,組成愛國婦人會,發動民眾將日用品、食品或慰問信等裝在一尺見方的布袋內,贈送給前方戰士,以示慰勞與鼓勵。
圖14:1942年10月1日皇民奉公會臺中州支部第1回桔梗俱樂部幹部鍊成會留影。桔梗俱樂部於1941年7月成立,為皇民奉公會的外圍團體,參與的成員以未婚女性知識層為主,在戰時體制「男子往戰場,女子往生產」的要求下以努力從事女子勞動為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