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7/02 (三)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團結藝心—館藏中的日治時期美術團體及其活動網絡

發佈日期 2021年6月29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饒祖賢

本所檔案館近幾年持續耕耘臺灣藝術史檔案文獻的數位典藏,包含陳澄波、顏水龍、陳植棋、蒲添生、劉啟祥、郭雪湖等前輩藝術家檔案,亦有楊肇嘉文化贊助相關文書,與其他個人集藏之書畫作品暨史料等。本篇以20世紀前半由臺籍畫家參與成立的重要美術團體及其活動經緯為主軸,選介個人手稿、信函文件、圖像資料、報章雜誌等相關館藏,追尋近代美術史中藝術家、畫會組織與贊助者多方之間的往來互動,以及藝術與社會相生相融、團結「藝」心的關係!

*
音樂座談與江文也心聲

為了提升臺灣民眾對於音樂的參與和興趣,新民報社同步主辦「島都音樂家座談會」,在臺北首演的隔日(8月12日),以促進臺灣音樂進步為主題,邀集學界與業界臺、日籍音樂專業人士,楊肇嘉帶領鄕土訪問團的青年音樂家,以及新民報社專務羅萬俥、編輯局長林呈祿、學藝部長李金鐘代表與談。由照片中可見江文也等返鄕巡演的青年音樂家。

圖13:新民報社於8月12日主辦島都音樂家座談會
資料來源:〈臺灣同鄉會相關照片〉,《六然居典藏史料》,1934年,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新民報刊載座談會與會者的發言,其中提及前一日演奏會(第一場在臺北的演出)主要都是本島人參與,希望今後能有臺、日音樂家共同參與演出及觀賞的機會,達到感情的融合並激起更多對於音樂的興趣。楊肇嘉則建議創立全臺灣音樂協會,網羅全臺各地音樂家,並編輯音樂家的出生、簡歷、演奏曲目、專長樂器等印製成冊,方便互相聯絡。

圖14:新民報刊載座談會的發言細節
資料來源:〈臺灣同鄉會鄉土訪問〉,《六然居典藏史料》,1934年,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音樂家江文也在島都音樂座談會上表達:要使臺灣音樂近代化,不只是要將西洋、中國、日本的音樂融入本土音樂外,更需要秉持著「臺灣魂」來進行創作,方能創造出真正屬於臺灣的音樂。並在結束七場的巡迴演出後,在新民報上連載了8回,逐日記載自8月10日早上登陸返臺,參與7場鄉土訪問演奏會,至終場8月19日夜晚,回顧返鄕巡演過程中所思所想,將這場意義重大的活動有始有終的傳遞給更廣大的聽眾。文中也再次強調本次演奏會表演了世界各國的優美名曲,但相信未來總有一日會演奏臺灣的音樂!這一年夏天,臺灣各地民眾除了親身聆聽江文也的樂音,亦可從報紙發表內容,看見這位音樂家對臺灣本土音樂發展的熱情和用心。

圖15:臺灣新民報連載江文也所撰的鄉土訪問演奏感想
資料來源:〈臺灣同鄉會鄉土訪問〉,《六然居典藏史料》,1934年,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