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3/29 (五)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輝く麗眸」-從檔案紀錄走入音樂家高慈美的生命
時空旅行」特展旅人-高慈美從求學開始便往來於日本與臺灣兩地,戰後,她是臺灣第一位鋼琴女教授,致力於音樂教育,直到退休後仍投入公益,以悠揚的琴聲發揮撫慰心靈的功能。高慈美所留下的日記、文件還有千餘張的照片由家屬無私的提供臺史所進行整理,全數的資料整編完畢,且開放於臺史所檔案館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歡迎前往檢索利用。
*
四、 鐵窗內的求生奮鬥:葉盛吉陳情書與獄中雜記

葉盛吉留存的獄中紀錄,除前述整理成冊的紀念集外,〈葉盛吉文書〉中尚存兩件零散的獄中手稿。其一,1950年11月24日葉盛吉被槍決前三日所書寫之陳情信。葉盛吉在書信中未曾對自己加入共產黨而被捕一事表達後悔,只對家人感到無限的虧欠,然而,他卻在1950年11月23、24日執筆書寫陳情信,自述加入共產黨經過,欲藉由承認自己年輕無知,誤入歧途,換取一絲「自新」活命的機會。此文稿書寫於橫式褐色空白紙面上,有多處修改塗銷之痕跡,為葉盛吉向軍法處所呈繳報告書之草稿,較正本之報告書更能呈現其書寫當下之思緒脈絡。由於此時葉盛吉學習中文時日尚淺,未達文筆流暢之程度,故草稿亦曾請善操中文之獄友協助修改,葉盛吉謄寫,又再修改,重新抄錄,前後書寫3次,最後再謄寫於看守所題為「報告」的直行紙上,可見葉盛吉對此事之看重,亦展現葉盛吉從容的外表下,實從未放棄與家人團聚之企盼。讀者閱讀時,或可參照「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所收錄之影像瀏覽。

圖10 葉盛吉所寫陳情信初稿,有多處塗改之痕跡。
(3YSJ_04_01_0002-0003)


圖11 葉盛吉之陳情書,經重新謄寫,又再修改,前後三次,係葉盛吉為爭取一線生機所做的最後努力。
(3YSJ_04_01_0003-0001、0002)

此陳情書經重新謄寫,上繳至保安司令部軍法處,正本現收存於國家檔案管理局所藏「李水井、黃師廉等叛亂案」卷宗。細觀草稿和正本內容,兩者幾乎相同,惟草稿在最後一段「可是我自始至終并無顛覆政府的意圖」後多一句「亦沒有其他的暴亂行為」,此句為正本所無。9月16日,軍法處判決正本顯示葉盛吉「以非法方法意圖顛覆政府而著手實行」,故被處以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此判決經簽奉總統,於11月14日國防部代電中核示葉盛吉因「參加匪黨組織後均以分任匪支部委員或支部書記等積極為匪工作之事實」,應更正判決改處死刑;陳情信正本於呈交當天、即槍決前5天即被軍法處法官所閱,卻早已無法改變葉盛吉被判處死刑的命令。

另一件獄中手稿,則係葉盛吉被捕後隨身攜帶書寫之「獄中雜記」小冊,封面有「航空箋」之字樣,內頁簡要記載1950年5月29日被捕以迄11月1日間審訊及移監之過程、信件與物品收發細目等,呈現其獄中生活之一端,亦展現獄中的葉盛吉與獄外親友家屬之聯繫,堪稱葉盛吉入獄期間「不想留下太多文字紀錄」下的簡要版「日記」。

圖12 葉盛吉的「獄中雜記」,含信件與物品收發紀錄,寫於「航空箋」小冊。
(3YSJ_04_01_0001-0001、0003)

雜記之主要內容,依頁面順序,首先為臺共組織雜記,書寫於「航空箋」封面之背面,觀其文字,書寫凌亂,且詞句簡化而未連貫,有別於葉盛吉其他手稿。其中有「處理你的問題僅可依普通一亇党員的身份判罪」之文句,推測係葉盛吉被捕之初,為釐清思緒,並構思如何應訊之隨手筆記。


圖13 葉盛吉「獄中雜記」首頁之「臺共組織雜記」,為其思索如何應訊之隨手筆記。
(3YSJ_04_01_0001-0002)

其次則為葉盛吉被捕與入獄後之簡要經歷、物品及書信收受紀錄,書寫於內頁紅色框線之直行紙上。或因身處獄中物資使用不自由,為節省紙面,葉盛吉將紙張對折,右側欄內書寫其被捕後之經歷,左側欄內書寫9月20至26日郭春惠三次送物紀錄,另在右側欄外書寫9月5日至10月5日間的書信收發紀錄,文字幾乎填滿整張紙面,紙張背面復持續書寫10月7日至11月27日之書信收發紀錄。

圖14 葉盛吉「獄中雜記」,書寫被捕與入獄後之簡要經歷、物品及書信收受紀錄。
(3YSJ_04_01_0001-0003)

再其後為接續前頁之物品收發紀錄,依日期紀錄送物者、物品名稱及數量,乃至各人之送物次數,均一一詳載其上,呈現葉盛吉一絲不苟之行事態度。最後,有數頁雜亂的書信草稿,概為其構思書信內容過程中留存之文字,片段而不具完整性,茲省略不談。

此兩件獄中手稿,如實映照出葉盛吉在獄中追求活命之同時,仍堅持活出自我,維持生命尊嚴之苦鬥。郭孟揚在「思婿札記」中盛讚葉盛吉為「慎獨」之君子—在獨處中仍謹慎不茍,由其手稿觀之,誠非過譽。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