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8/31 (日)

本日不對外開放

*
理想與犧牲-館藏中的臺灣政治與農民運動

發佈日期 2018年9月11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陳涵書、歐怡涵

1895年日本開始殖民統治臺灣,臺灣人的反抗運動由初期激烈的武裝抗日運動,至1920年初期,受各種進步思潮的影響,逐漸轉向非武裝的政治運動。上述抗日運動初期以在政府體制下爭取權益的右翼民族運動為主,而後一路演變為激進左翼的臺灣共產黨改革同盟,再至戰後初期潛伏於民間的共產地下組織活動。2010年10月,本所舉辦「向左-轉!臺灣農民組合與臺灣共產運動檔案特展」,現運用特展文案搭配相關館藏,映照出臺灣人在爭取權益與政權之際,所秉持的理想與遭遇的犧牲。

*
新知動態
* 2021/06/29 新增館藏選粹一篇:團結藝心—館藏中的日治時期美術團體及其活動網絡
進入20世紀後的臺灣畫壇,一部分延續著清代以降盛行的文人書畫傳統,另一部分則是由日本殖民統治帶入的新美術風潮。藉由學校教育和官方展覽會制度的推行,現代美術的知識觀念與創作風氣開始在臺灣擴展,繼而帶動民間畫會團體的成立。相較於今日地方美術館舍相繼興建,以...
* 2021/03/02 新增館藏選粹一篇:從「隨想」姻緣到忍苦「生活」—白恐受難遺孀郭淑姿十年日記
郭淑姿(1925~2004),臺南人,白色恐怖受難者葉盛吉(1923~1950)的妻子。留有日記4本和筆記雜錄2件,記錄年代自1944年至1953年,約10年時間,收存於〈葉盛吉文書〉之中,2020年由中研院臺史所計畫團隊完成解讀,與國家人權館共同出版...
* 2020/12/22 「臺灣日記知識庫」新開放《黃旺成先生日記》(1933)
1933年4月,黃旺成之子黃繼圖前往京都帝國大學法學部就讀,對照父子兩人5月的日記,顯示5月18日黃繼圖花了約一小時寫信給父親,詳細描寫京都帝大發生的「瀧川事件」,此事件後續引發學生的抗議活動以及導致多名教授遭到免職。6月17日,黃旺成從基隆出發前往日...
* 2020/12/09 「臺灣日記知識庫」新開放《葉盛吉日記》(1938-1941)
葉盛吉(1923-1950),臺南人。1941年,臺南州立第一中學校畢業後赴日求學,考入日本仙台的第二高等學校(戰後原址改設東北大學)。1945年,二高畢業後入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醫學部就讀。戰後,返回臺灣並轉入臺灣大學醫學院完成學業,畢業後先後...
* 2020/09/17 檔案館新開放文書:劉永楙文書
劉永楙(1910-2007),福建人,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土本工程學院。1936年獲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獎學金赴美國哈佛大學研讀衛生工程,取得碩士學位。1938年返回中國協助防治霍亂,後兼任中國紅十字會...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RSS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