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4/19 (六)

本日不對外開放

*
讓言論走向公眾─從新民會到臺灣新民報

發佈日期 2021年10月29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李依陵、謝明如

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健將之一楊肇嘉曾謂:「報紙與議會是促進社會文明與發達的兩大動力。」辦報與爭取設置臺灣議會,正是臺灣文化協會兩大核心要務,足以代表文協以非武裝抵抗殖民差別統治之主張,並對臺灣民族意識之啟蒙影響深遠。 2021年適逢臺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周年,本館特以日治時期臺灣人唯一自辦的報紙-《臺灣新民報》為展示主題,精選檔案典藏的個人文書、圖像資料、日記、旅券等特色史料,回顧日治時期臺灣人辦報之緣由,以及如何透過辦報振聾發聵,啟迪民智,提振民族士氣,讓言論走向公眾,呼應文化協會「助長臺灣文化發達」之成立目標,開啟臺人爭取民主自由之新頁,立足臺灣,放眼世界!

*
以萬封書信為線索,穿越時空尋訪長崎泰益號的大稻埕客戶
2013-10-21 發表

長崎泰益號陳氏家族為本次時空旅行特展的旅人之一。長崎華商泰益號創立於20世紀初,經商貿易網絡橫跨整個東亞地區。泰益號文書中,現存臺灣商號的貿易書信約有17,000多封,其中以臺北大稻埕商家所發出的書信最多,數量近萬封。雖然時至今日,漫步於大稻埕迪化街、延平北路上,昔日商號早已改頭換面,舊時店舖則成為街屋歷史建築。老建築還殘存些許時代氛圍,在少數舖屋上,仍然透露著屬於老商號的線索。

由於前次專題「追溯迪化街百年老店林復振商行與乾元藥行」,獲得熱烈迴響,本次特別再從上萬封的書信中,循著線索,媒合泰益號貿易書信及相關史料的記載脈絡,引領今人「穿越時空尋訪長崎泰益號的大稻埕客戶」。時空旅行特展亦展出當時往來的商業書信、印鑑、商報,歡迎蒞臨觀展,感受昔時傳奇商號的魅力!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