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9/16 (二)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從「隨想」姻緣到忍苦「生活」—白恐受難遺孀郭淑姿十年日記

發佈日期 2021年3月2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主任王麗蕉、館員謝明如

郭淑姿(1925~2004),臺南人,白色恐怖受難者葉盛吉(1923~1950)的妻子。留有日記4本和筆記雜錄2件,記錄年代自1944年至1953年,約10年時間,收存於〈葉盛吉文書〉之中,2020年由中研院臺史所計畫團隊完成解讀,與國家人權館共同出版。日記內容記載郭淑姿自臺南第二高等女學校畢業後,參加升學考試,進而就業、結婚,未久面臨夫婿葉盛吉被逮捕、槍決,其在悲痛中竭力撫養愛子光毅之生活與心情記錄。是一部迄今罕見的政治受難者未亡人之日記。

*
文藝南國真善美:南國意象入畫

當熱帶及南方景物成為日常所見,意象入畫便有跡可循,透過藝術家描繪的作品,走訪南臺灣獨特的人文名勝,及南島族群的民俗風情。

一、臺南赤崁樓

赤崁樓為荷治時期所建的行政及商業中心,時稱普羅民遮城。本幅郭雪湖〈赤崁樓暮色〉膠彩畫,將赤崁樓的建築樣式描繪仔細,畫中建築群內高聳的椰樹,圍牆外兩旁的攤販及大門前挑擔的人,呈現暮色下市街人流活動的景象。另藉水彩速寫,可一窺郭雪湖對臺南古都建築的觀察。

 
圖43 郭雪湖〈赤崁樓暮色〉,1986年,47.5 x 52 cm,膠彩.紙本
資料來源:〈赤崁樓暮色〉,郭双富提供。
 
圖44 郭雪湖赤崁樓速寫,39 x 27 cm,淡彩.紙本
資料來源:〈赤崁樓速寫〉,《郭雪湖畫作與文書》(T1089),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二、臺南孔廟

本件油畫作品描繪遠望臺南孔廟大成殿之景,以大門界定畫中的內外空間,營造如攝影取景般的畫面。門框上的色彩變化豐富,呈現出孔廟建築古樸斑駁的質感。劉啟祥早年留學歐洲,戰後舉家定居南臺灣,從家鄉景物與日常生活再出發,豔陽下的南國景色成了其創作入畫題材。

圖45 劉啟祥〈孔廟〉,1965年,50 x 61 cm,木板裱畫布.油彩
資料來源:〈孔廟〉,《劉啟祥畫作與文書》(T1060),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三、畫作中的鳳梨與香蕉

本件顏水龍〈紅頭嶼少女〉,為其前往蘭嶼考察的創作,入選1935年第九回臺展,榮獲無鑑查(免審查)資格,亦奠定他往後關心並描繪大量原住民主題畫作的起點。

圖46 顏水龍〈紅頭嶼少女〉,1935年
資料來源:〈第九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郭雪湖畫作與文書》(T1089),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