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5/09 (四)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旅行記憶-館藏中的修學旅行

2017年院區開放日,本所特別籌劃「旅行記憶-日記中的遊覽見聞」特展活動,其中精選《葉盛吉日記》輔以照片、明信片、旅遊行程表等檔案,再現過往記憶與旅程點滴。現在就依時序跟隨記主/旅者腳步體驗當時該處以檔案重現之各地風情,進行一場奔忙的修學旅行!

*
三十而立:中研院臺史所的淬鍊與成長
一、創業維艱開新境

1945年8月二戰結束,隨著政權轉移,臺灣史研究由殖民地的學術系譜轉為中國地方史研究之一環。1949年政府頒布戒嚴令施行威權統治,致使人民集會、結社、言論與出版等權利均遭剝奪。1986年解嚴前夕,中研院張光直院士號召推動臺灣史田野研究計畫,1988年轉為常態性單位「臺灣史田野研究室」,致力蒐集臺灣史料,臺灣史終於正式進入最高學術殿堂。1993年總統府核准設置籌備處,2004年正式成所,中研院臺史所成為國內外最具代表性之臺灣史學術研究機構。


圖9:1988年張光直院士主持臺灣史田野研究計畫工作會報
資料來源:相冊(一),《臺史所檔案》,1988年,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10:2004年中研院臺史所成所典禮
資料來源:臺灣史研究所成所典禮,2004年,「邁向卓越–中央研究院院史網」。



二、眾聲齊鳴向前行

臺史所走過三十年華之成長積累,在重視科際整合之今日,秉持歷史敍事傳統及史料考證技藝等歷史學之看家本領,重建臺灣歷史演變之形貌。臺史所設置社會經濟、殖民地、族群、文化、環境、海洋等六大研究群,共同發展基礎學科、區域比較及科際整合研究,於史料挖掘、研究課題開發、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學術交流等面向,累積豐碩成果,可從「族群與區域」、「社會與經濟」、「殖民與文化」、「環境與疫病」等主題,呈現臺灣史學術研究成果與特色檔案典藏。
 

(一)族群與區域

臺灣島嶼先後曾有許多人群進出,並與周邊海域的人群往來互動,加上島內空被山脈區隔,多條東西走向的河流阻隔南北交通,造成差異極大的生態環境,使島上的人群結構、自然環境及社會發展,呈現多元分立、相互影響共生的複雜形勢。隨著時間推進,歷史的進程亦形塑出島內多群的社會與文化樣態。


圖11:1760年(乾隆25年)臺灣番界圖
資料來源: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1760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典藏。


(二)社會與經濟

17世紀臺灣成為國際貿易轉運的節點,臺灣的鹿皮、中國的生絲、茶葉與印度的棉布、香料等商品交易繁盛。淸代臺灣農產品呈商業化趨勢,1860年開港通商,茶、糖、樟腦成為出口海外市場的主力商品。日治時期則被納入日本經濟圈,除形成米、糖的出口經濟結構,且受國策需求,而有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經營臺灣島內,與在華南、南洋推展熱帶栽培業。戰後臺灣延續由農商轉工商之變遷,對外貿易發展仍深受國際環境與在地特性影響。


圖12:1902年12月日發行給泰益號之信件有關米穀配銷商況
資料來源:基隆日發書信,《長崎泰益號文書》(T1001),1902年,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13:曹永和〈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手稿
資料來源: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手稿,《曹永和文書》,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三)殖民與文化

日治50年間臺灣歷經殖民地化與近代化之雙重洗禮,總督府以現代國家之治理手段,運用警察與保甲制度,將臺灣編入殖民統治架構,臺灣的人口與資源,陸續在精密的國土調查中成為管理計量之對象。1920年代,受世界民主自由思潮影響之新知識份子,掀起以臺灣為本位之民主化運動。海外跨境活動同樣被納入現代國家統治,人民在國家主權的保護傘下雄飛海外,在世界各地留存其生命史之足跡。


圖14:1915年西來庵事件首謀余清芳被捕後與日軍於噍吧哖支廳合影
資料來源:大正4年臺灣南部匪徒討伐警察隊記念,《吉岡喜三郎文書》(T0747),1915年,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15:日治初期伊能嘉矩人類學調查之手稿
資料來源:伊能嘉矩臺灣調查手稿,《楊雲萍文書》(YP),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四)疫病與環境

16-18世紀間,漢人土地開墾由點而面,水利設施漸次興築。水圳改變灌溉區的環境與社會經濟,以及人群關係。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將水圳公有化,打破原有的社會關係。環境與健康的關係,同為探索人與自然互動之重要課題。日治以降臺灣進入近代醫療體制,個人衛生醫療成為國家行政監控與規範之領域,總督府藉由積極建立公衛和醫療制度防治傳染病。然而,疾病亦與殖產開發所造成的人為之惡有關,近年來極端氣候與新興疾病之流行,莫不促使人類反思,人與環境之互動關係是否需要重新調整。


圖16:1919年全臺爆發霍亂(虎列拉)流行病,日本殖民政府實施預防注射等防疫措施
資料來源:大正八年臺北廳下虎列拉流行概況,1919年,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17:1930年代瘧疾感染路徑圖
資料來源:日本の寄生蟲と其病害,《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圖書館藏書》(T1006),1930年,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