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9/07 (日)

本日不對外開放

*
在地方聽見世界-臺灣青年音樂家的鄉土巡演

發佈日期 2024年8月20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 李依陵、王麗蕉

九十年前的此時,1934年8月,一群臺灣年輕音樂家展開了臺灣史上首場西洋音樂巡迴演奏會,「鄉土訪問大演奏會」在南島炎熱的夏日,從臺北醫專講堂熱鬧啟程,表演行程相當緊湊,一路向南,巡演新竹、臺中、彰化、嘉義、臺南等地公會堂,至高雄青年會館終場演出。在緊湊表演日程,為臺灣各地民眾獻上優美的琴韻樂音,引起相當大的迴響。

本文聚焦在這臺灣史上首場「鄉土訪問演奏會」,僅僅一個多月快速成團,表演的曲目主要是西洋樂曲。在南島炎炎夏日,這場盛大音樂饗宴熱鬧展開,由北至南,巡演7場,讓各地聽眾一飽耳福、大開眼界,拉近臺灣民眾與西洋音樂的距離,開啟臺灣音樂多元迸發和榮登奧運殿堂,臺灣舞曲在世界發光。

*
參考書目(依出版年份排序)
  1. 林惺嶽,〈臺灣美術團體及其發展〉,《1990臺灣美術年鑑》,臺北:雄獅,1989,頁513-520。
  2. 顏娟英,〈一九三O年代美術與文學運動〉,《日據時期臺灣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1993,535-547。
  3. 顏娟英,〈日治時代美術後期的分裂與結束〉,收入《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頁17-28。
  4. 林柏亭,〈日據時期臺灣的畫會活動〉,收入《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頁231-242。
  5. 黃琪惠,〈戰爭與美術——以在臺日籍畫家的表現為例〉,收入《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頁265-289。
  6. 顏娟英,《臺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臺北:雄獅,1998。
  7. 謝里法,《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臺北 :藝術家,1998。
  8. 廖瑾媛,〈畫家鄉原古統——栴檀社〉,《藝術家》299(2000.04)頁388-400。
  9. 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雄獅,2001。
  10. 廖瑾媛,〈畫家鄉原古統——栴檀社〉,《藝術家》299(2000.04)頁388-400。
  11. 張炎憲、陳傳興主編,《楊肇嘉留真集:清水六然居 》,臺北 : 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3。
  12. 楊肇嘉著,《楊肇嘉回憶錄》,臺北:三民,2004。
  13. 林振莖,《探索與發掘 : 微觀臺灣美術史》,臺北:博揚文化,2014。
  14. 房婧如總編輯,《再創嘉義畫都生命力‧2015:春萌畫會暨墨彩新象展》,嘉義:嘉義市文化局,2015。
  15. 林明賢,〈聚合‧綻放——臺灣美術團體與美術發展〉,收入蔡昭儀主編,《聚合‧綻放——臺灣美術團體與美術發展》,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7,頁10-43。
  16. 郭松年,《望鄉:父親郭雪湖的藝術生涯》,臺北:馬可孛羅文化,2018。
  17. 藝術家出版社編輯,《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1: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臺北:藝術家,2019。
  18. 藝術家出版社編輯,《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1: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臺北:藝術家,2019。
  19. 林曼麗等,《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2020。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