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11/05 (三)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從語言統一實踐普世理想- 日治時期臺灣世界語運動文獻

發佈日期 2013年3月15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李依陵

世界語(Esperanto)是波蘭醫生柴門霍夫(L. L. Zamenhof, 1859-1917)於1887年所創造的人工語言,期待透過簡單易學的輔助語,打破國際間的語言藩籬,促進交流和相互理解。其字彙包含了印歐語系中常見字,列舉幾個基本字彙,如「太陽」這個單字的世界語為sunro;「紙」則為paperor;「十二月」則為Decembro等。世界語的推廣可以說是一種文化運動,追求語言使用的平等自由、跨民族的教育觀點,傳達普世一家的理想。

*
自強:1953年日記

第四本日記本封面印有「自強」字樣,不似前三本是由父親、丈夫、與同事贈送,此日記本未記載取得的來源。日記設計與前面「生活日記」、「文化日記」類似,為橫式,日期自填。(圖7)

                        圖7 郭淑姿1953年1月1日至11月25日間使用的「自強」日記。雖單篇文字較前略長,
                             但不少篇幅僅填寫日期,未書寫內容。(影像號:3YSJ_05_01_0005-0001、 
                              3YSJ_05_01_0005-0004)      

此本日記延續前一本亦以中文書寫。記錄時間為1953年1月1日至11月25日,惟自3月6日至9月17日約半年間沒有記事,不少篇幅僅填寫日期但無書寫內容,顯示此時日記書寫已不若先前規律。然由文字可知,此時中文已較先前熟練,故單篇記載之篇幅較前一本稍多,且語意更加清晰,惟仍有部分間雜日文語句。內容包括心情抒發、日常記事、參加教會禮拜活動、育兒紀錄等。其中1月較頻繁抄錄聖經的內文,她盼望從宗教中得著安慰與力量的心情,不言可喻。此外,由日記中亦可窺見郭淑姿和葉盛吉同樣有著喜歡看電影與閱讀的嗜好。在丈夫過世後,電影對於郭淑姿而言,如同她在1953年11月11日的日記寫到的:「或許那只是我在自暴自棄的情緒中尋求一時的精神慰藉。」(圖8)

                        圖8 郭淑姿與葉盛吉同樣有看電影和閱讀的嗜好,她在1953年11月11日的日記中寫
                             到:「最近常有人邀我去看電影,或許那只是我在自暴自棄的情緒中尋求一時的
                             精神慰藉」。(影像號:3YSJ_05_01_0005-0095)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