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9/28 (四)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從石門古戰場走入牡丹社事件
牡丹社事件中的石門古戰場,在戰後被屏東縣政府列為當地十大景點之一。(圖1)除了紀念碑上「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的文字,透露當年牡丹社人奮勇抵抗日軍攻擊的心境外,就當時臺灣的歷史氛圍有何意涵?大清帝國、臺灣、日本三者之間又產生了何種關係?何以位於臺灣最南端的牡丹社人會遭受日軍的攻擊?接下來隨著「時空旅行」特展旅人-沈葆楨的腳步,走入石門古戰場,探尋牡丹社事件發生的源由,瞭解沈葆楨來臺善後與建設的歷史背景。
*
自強:1953年日記

第四本日記本封面印有「自強」字樣,不似前三本是由父親、丈夫、與同事贈送,此日記本未記載取得的來源。日記設計與前面「生活日記」、「文化日記」類似,為橫式,日期自填。(圖7)

                        圖7 郭淑姿1953年1月1日至11月25日間使用的「自強」日記。雖單篇文字較前略長,
                             但不少篇幅僅填寫日期,未書寫內容。(影像號:3YSJ_05_01_0005-0001、 
                              3YSJ_05_01_0005-0004)      

此本日記延續前一本亦以中文書寫。記錄時間為1953年1月1日至11月25日,惟自3月6日至9月17日約半年間沒有記事,不少篇幅僅填寫日期但無書寫內容,顯示此時日記書寫已不若先前規律。然由文字可知,此時中文已較先前熟練,故單篇記載之篇幅較前一本稍多,且語意更加清晰,惟仍有部分間雜日文語句。內容包括心情抒發、日常記事、參加教會禮拜活動、育兒紀錄等。其中1月較頻繁抄錄聖經的內文,她盼望從宗教中得著安慰與力量的心情,不言可喻。此外,由日記中亦可窺見郭淑姿和葉盛吉同樣有著喜歡看電影與閱讀的嗜好。在丈夫過世後,電影對於郭淑姿而言,如同她在1953年11月11日的日記寫到的:「或許那只是我在自暴自棄的情緒中尋求一時的精神慰藉。」(圖8)

                        圖8 郭淑姿與葉盛吉同樣有看電影和閱讀的嗜好,她在1953年11月11日的日記中寫
                             到:「最近常有人邀我去看電影,或許那只是我在自暴自棄的情緒中尋求一時的
                             精神慰藉」。(影像號:3YSJ_05_01_0005-0095)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