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1/29 (三)

本日不對外開放

*
思念與記憶的延續:葉盛吉獄中手稿與書信

發佈日期 2022年3月28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

白恐受難者葉盛吉(1923-1950),臺南人,曾就讀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戰後返臺轉讀臺大醫學系,在學期間加入共產黨,1949年夏畢業,進入臺大醫院第一內科實習,旋與摯友郭朝三之胞妹郭淑姿結褵。婚後未久以涉及參與匪諜組織等叛亂罪嫌被捕入獄,1950年11月29日殞命臺北市馬場町,獨留震驚哀痛的家屬,默默承受畢生難以抹滅的喪親之慟。葉盛吉自學生時期即有書寫日記、紀錄書信往來和整理資料之習慣,即使身陷暗無天日之囚籠,依然執筆不輟,書寫自敘傳、陳情書,留存每一件送物與書信往返紀錄,每週與家族親友通信,並抄錄信件底稿,其用意或為自身留存紀錄,或為爭取一線生機而努力。其身故後留下的獄中書信與手稿,經岳父郭孟揚、妻子郭淑姿整理保存,成為葉盛吉生命最後歷程之珍貴紀錄,亦為理解白色恐怖歷史之重要史料。

*
尋覓商號身影

與長崎泰益號貿易的品項中具有藥材的臺北商號,主要集中於大稻埕。有別於臺北城內較多日人聚居的都市面貌,位於城外的大稻埕為臺灣人從事南北雜貨批發的重要據點。大稻埕如同艋舺,皆位於淡水河岸,是控制淡水河航運的優越地點。當艋舺泥沙淤積、河港功能減弱,以及清道光咸豐年間艋舺發生漳泉械鬥,部分族群退往大稻埕,促使大稻埕的興起等原因,使鄰近的大稻埕取代艋舺,成為臺灣北部的物資集散中心。1860年,淡水開港通商後,各國洋行外商選擇大稻埕作為貿易港埠,鼓勵北部農民種植茶葉,在大稻埕精製後運銷海外,將大稻埕從地域性商品集散地拉入國際貿易的一站,帶動大稻埕的商貿發展。此處的商店集中於城隍廟、媽祖宮附近的南街、中街、北街,主要位於今迪化街,並逐步向外擴展。

1920年代市區改正後,大稻埕原清治時的街名改為日式町名。本次介紹的8家商號中除了林協興行位於元園町(今萬華),其他商號皆位於永樂町(今民生西路與長安西路間的迪化街與塔城街的區塊)或太平町(今延平北路1段至3段沿線區域)。圖5顯示8家商號中,最早和泰益號開始通信的是捷茂藥行,往來書信量最多者為德泰號。每間商行多數具有所屬商標,有以商行名稱中的漢字為商標者,如「乾」為乾元藥行,「藥」為臺北藥材公司;以商行名稱之日語讀音的假名字首為商標者,如「せ」為西瀛公司;以商行名稱之日語讀音的英文字首為商標者,如「CM」為捷茂藥行。此外,商標外的圖形有象徵圓滿的圓形,如乾元藥行;步步高昇的山形,如西瀛公司;象徵繁盛成長的菱葉所代表的菱形,如捷茂藥行、林協興行、萬成昌商行、臺北藥材公司、周元成行等商號商標。


圖5
商號書信數量與書寫時間


圖6
1932年臺北市街圖中發信地址位於永樂町與太平町的商號位置
檔案來源:《臺南市立圖書館舊藏地圖資料》(T1035),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7-1
1930年《臺灣新民報》廣告—西瀛公司
檔案來源:《六然居典藏史料》(LJK),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7-2
1933年西瀛公司信封
檔案來源:《長崎泰益號文書》(T1001),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位於永樂町2丁目的西瀛公司,由盧額、盧訂兄弟夥同澎湖同鄉,於1920年代創
                          立,營業項目包含各類參類、生熟藥材、參茸燕桂等,與泰益號往來書信總計24
                          封(1926-1938)。人員分工方面,盧額負責外務,如全島批發與收款,盧訂則
                          負責內務,如貨品包裝、貨單開立、對外貿易書信等。盧額過世後,盧訂離開西
                          瀛公司,自行於太平町設立正記藥行,1960年設置正記製藥廠,1964年推出「
                          正記消痔丸」,2008年停業後,品牌「正記」併入三支雨傘標集團的旗下事業。


圖8-1
1920年代臺北市永樂町3丁目街景明信片
檔案來源:國家圖書館提供


圖8-2
1927年萬成昌商行信封
檔案來源:《長崎泰益號文書》(T1001),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位於永樂町3丁目(今迪化街一段)、城隍廟前的「臺灣產大甲蓆、笋干雜貨輸
                           出貿易商」萬成昌商行(圖左側紅框處),招牌上寫有「德國嘉色喇顏料廠各色
                           染料全臺總批發處」,與泰益號往來書信總計178封(1919-1938),商行內部
                           分為雜貨、藥材、染料等3部;另有臺南支店昌興棧商行、香港分店萬成昌。其
                           中,藥材部的營業內容為「親自督辦四川、廣東、浙江各省正地道藥材蔘茸桂燕
                           雪白木耳發行」。


圖9-1
1928年《臺灣新民報》廣告—乾元藥行
檔案來源:《六然居典藏史料》(LJK),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9-2
1927年乾元藥行信封
檔案來源:《長崎泰益號文書》(T1001),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位於永樂町3丁目的乾元藥行,營業項目包含正老山高麗參、米國粉光參、暹羅
                           貢燕窩、頂上白木耳、正安南官桂、正本山鹿茸、元丹、特製平安散、何首烏七
                           寶丹、小兒肥兒丸等,與泰益號往來書信總計105封(1924-1938)。張清河於
                           1896年創立乾元藥行,1917年過世後,股東陳茂通接手經營,其後歷經數任經
                           營者,至今仍於迪化街營業。陳茂通善於使用廣告宣傳,如1923年6月22日於《
                           臺灣日日新報》登報宣傳霞海城隍廟祭典期間,元丹及同行所自製之丸散。均打
                           7折優待。其他如參茸燕桂、生熟藥材,凡購買1圓以上者,打95折優待,購買還
                           可採現金或使用支票。
 

圖10-1
1930年代郭雪湖創作之〈南街殷賑〉局部色稿
檔案來源:《郭雪湖畫作與文書》(T1089),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10-2
1923年臺北市永樂町3丁目街景明信片
檔案來源:國家圖書館提供
                     色稿描繪的是中元時節位於大稻埕南街(永樂町3丁目)的城隍廟附近商業繁榮、富裕的
                     街景。畫家自小就居住在距離城隍廟附近,創作此畫時常於圖書館參考商業名鑑,尋找臺
                     北著名的商店名,結合其記憶中的南街,成就此幅真實與想像交融的畫作。畫稿若和1923
                     年的街景對照,街道右側商號依序為A「茂元參茸燕桂藥材發行」、B「協吉成」、C「乾
                     元行」、D「體天儀時計商店」,左側依序為E「東西藥房藥局」(未於色稿現身)、F「
                     高源發綢緞商行」、G「黃裕源綢緞布疋」,除了體天儀時計商店,皆於《長崎泰益號文
                     書》中存有貿易書信,為泰益號的貿易對象。
 

圖11-1
1930年《臺灣新民報》廣告—捷茂藥行
檔案來源:《六然居典藏史料》(LJK),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11-2
1930年捷茂藥行信封
檔案來源:《長崎泰益號文書》(T1001),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位於永樂町4丁目的捷茂藥行,營業項目為老山高麗、米國粉光、參茸燕桂、生
                           熟藥材,與泰益號往來書信總計221封(1914-1938)。1921年捷茂藥行因店
                           面搬遷,於3月24日起,連續三夜,由藥行股東柯振飛、王自新兩人,自設燈謎
                          ,並以人參作為答題的贈品之一,以招徠顧客。3月31日,《臺灣日日新報》公布
                           謎題與謎底,如謎題「居易匡扶社稷」,謎底為《孟子》中的「樂天者保天下」;
                           謎題「為何對局用心思,僅列相王馬炮士」,謎底為《論語》中的「不以兵車」。
 

圖12-1
1930年代臺北市太平町街景
檔案來源:《三好德三郎文書》(T0875),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12-2                                               圖12-3
               1928年《臺灣新民報》廣告—臺北藥材公司          1930年臺北藥材公司信封
                  檔案來源:《六然居典藏史料》(LJK)   檔案來源:《長崎泰益號文書》(T1001)
                       ,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位於太平町的臺北藥材公司,原名「臺灣藥業公司」(1918年設立),1924年公司改組後更
              名,與泰益號書信往來總計105封(1921-1936)。營業項目包含老山高麗參、米國粉光、暹
              羅貢燕、雪白木耳、本山鹿茸、各港地道藥材等。太平町街道右側4層樓高的洋樓建築為張東隆
              商行,該商行經營品項為砂糖、麵粉、石油、海產、雜貨等,也為泰益號的貿易對象。
 

圖13-1
1940年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購入藥酒原料藥料文件
檔案來源:《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公文類纂》(TMB),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13-2                                                        圖13-3
                      1928年《臺灣新民報》廣告—林協興行                        1922年林協興行信封
                       檔案來源:《六然居典藏史料》(LJK)           檔案來源:《長崎泰益號文書》(T1001)
                           ,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藥酒原料需購入熟地、當歸、佛手、桂皮、川芎等多由中國所產藥材,因戰爭導致市場貨量極為缺
                      乏,為確保數量與品質,專賣局以乾元藥行、臺北藥材公司、捷茂藥行、林協興行等4間商號提供之
                      估價單購入。其中,位於元園町(今成都路、康定路、環河南路一帶)的林協興行,營業項目為正
                      北高麗參、華洋諸藥材,香、申、閩、浙、大連各港雜貨及其他穀類,往來書信總計94封(1918-                              1939)。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