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12/07 (六)

本日不對外開放

*
理想與犧牲-館藏中的臺灣政治與農民運動

發佈日期 2018年9月11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陳涵書、歐怡涵

1895年日本開始殖民統治臺灣,臺灣人的反抗運動由初期激烈的武裝抗日運動,至1920年初期,受各種進步思潮的影響,逐漸轉向非武裝的政治運動。上述抗日運動初期以在政府體制下爭取權益的右翼民族運動為主,而後一路演變為激進左翼的臺灣共產黨改革同盟,再至戰後初期潛伏於民間的共產地下組織活動。2010年10月,本所舉辦「向左-轉!臺灣農民組合與臺灣共產運動檔案特展」,現運用特展文案搭配相關館藏,映照出臺灣人在爭取權益與政權之際,所秉持的理想與遭遇的犧牲。

*
陳澄波的東方文化探索

圖19:約1929-1933年間陳澄波於太湖寫生留影
檔案來源:〈陳澄波畫作與文書〉

陳澄波(1895-1947,嘉義人,圖19),早年就讀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期間,受石川欽一郎(1871-1945)啟蒙教導,奠定日後走向美術創作的基礎。1920年代,陳澄波為實踐畫家志業,毅然放棄了原有的穩定教職,隻身赴日就讀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1926年以油畫作品《嘉義街外》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成為第一位獲選帝展殊榮的臺灣洋畫家而備受矚目。

在東美研究科時期,或許是受到當時日本畫壇新興的「中國趣味」影響,抑或是為了能持續在展覽會競賽中推陳出新,陳澄波多次赴中國旅行寫生,尋求畫題與畫風的突破。如1929年的《清流》即是同年年初陳澄波赴中國旅行寫生的成果之一(圖20)。畫作以杭州西湖十大名景中的「斷橋殘雪」為題,強調用筆的技巧,並在構圖上挪用傳統中國水墨畫「一河兩岸」的配置,將觀者的視線從前景蕭瑟的河岸枯枝,逐漸引導至水上行舟與斷橋倒影,以至於遠方迷濛的山頭。而矗立於橋邊的一排電線桿與三兩遊人,又為畫作增添了現代化的生活氣息。作品完成後曾於同年4月以《清流》之名參加教育部主辦的第1屆全國美展,後再以《西湖斷橋ノ殘雪》之名參加第3屆臺展。陳澄波自身極其珍愛這幅作品,臨終前的遺書上特別交代:「《西湖斷橋殘雪》之繪為家保存之。」


圖20:陳澄波,《清流》,1929年,油彩‧畫布,73×60.5cm,私人收藏
檔案來源:〈陳澄波畫作與文書〉,識別號CCP_01_02001_OCS1_03,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1929年3月自東美研究科畢業後,陳澄波選擇到中國繼續發展,分別在上海新華藝專、昌明藝專、藝苑等美術院校任教(圖21)。旅居上海期間,他除了進行中國傳統繪畫與裸體畫的研究外(圖22),也持續到各地名勝遊覽寫生,尋找新的風景畫創作題材。他透過畫題、技法與媒材的混用,進行融合中西藝術風格的嘗試,積極地參與臺、日、上海等地的展覽會和畫壇活動。1930年8月左右,陳澄波將妻兒接至上海同住,此後一段期間,也能見到他以家人日常生活為題的人物速寫或是油畫作品(圖23-25)。


圖21:1930年陳澄波的新華藝術專科學校西洋畫教授聘書
檔案來源:〈陳澄波畫作與文書〉,識別號CCP_06_01_ID3_11,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1930年10月1日新華藝術專科學校校長俞寄凡聘請陳澄波擔任西洋畫教授的聘書,
其上記述著教授時數為每週21小時與每週薪奉為100元(銀元)。


圖22:陳澄波,臥姿裸女32.1(7),1932年1月,29×37.5cm
檔案來源:〈陳澄波畫作與文書〉,識別號CCP_03_02019_SWP12_42,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陳澄波作於1932年1月的淡彩裸女作品。以簡要的線條勾勒出模特兒側臥的姿態,並用
淡黃打亮女體身軀,再以粉紫、淡綠繪製背景。


圖23:1930年陳澄波的外國旅行券下附願
檔案來源:〈陳澄波畫作與文書〉
本件為陳澄波為從事教職前往上海時,於1930年7月29日提交臺南州知事的外國護照授
發申請書。隨信附上保證書,同行者尚包含妻子與三名子女。
 

圖24:1930年陳澄波的旅券紀錄
檔案來源:〈臺灣總督府旅券下付及返納表〉,識別號T1011_03_07,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1930年8月的旅券下附表上載有「陳澄波外男一、女三」,即陳澄波攜妻兒前往上海就職
的紀錄。發行簿登載形式一般為一人一筆,若有申請與家族成員一同出境者,如和丈夫同
行之妻,或與戶主、父母同行的未成年子女,由於其本身未獲核發獨立之旅券,所以與申
請人姓名併記為一筆。


圖25:1931年陳澄波與家人攝於上海
檔案來源:〈陳澄波畫作與文書〉

照片中左起依序為陳澄波六弟陳耀棋、長子陳重光、陳澄波、次女陳碧女、妻子張捷、長女陳紫薇。

1931年在上海完成的《我的家庭》(圖26),是陳澄波家族畫像作品中唯一的全家福,畫家以俯瞰、多視點的角度,描繪全家人穿著冬衣、圍著圓桌而坐。畫面中從左至右分別是陳澄波、次女陳碧女、妻子張捷、長子陳重光、長女陳紫薇,擺放於桌面上的筆墨、信件、書本、畫冊,以及人物手上所拿的東西如油畫用具、針線、美術圖片、玩具等,象徵性地交代了家族成員們各自的興趣與專長(圖27)。


圖26:陳澄波,《我的家庭》,1931年,油彩‧畫布,91×116.5cm,私人收藏
檔案來源:〈陳澄波畫作與文書〉,識別號CCP_01_02012_OCS2_01,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圖27:1931年3月東京美術學校《校友會月報》(29卷8號)
檔案來源:〈郭双富庋藏〉,識別號T1033_02_0059,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此篇為陳澄波自上海的投稿,文末特別提及:「……近日完成一幅50號的全家福作品,和以
往美麗的畫作不同,這是一件非常深沉的畫作。去年夏天將家人一起帶來[上海]。白天在學
校上課,晚上還要充當家庭教師,實在感到有點困擾。幾乎沒有時間能夠進修法語了。」

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後,考量局勢不穩、日僑身份等因素,陳澄波先將家人送回臺灣,自己也於隔年返臺定居。滯留上海的最後一年、也就是1933年所完成的作品《上海碼頭》(圖28)描繪了上海外灘一帶所見景物,可與畫家自身收藏的上海風景系列明信片相互參照(圖29)。畫面中心為1924年設立的歐戰紀念碑,坐落後方的高樓大廈則是各國銀行、商行、領事館建築。搭配以彩筆點綴的人群,反映出1930年代繁榮熱鬧、異國風情濃厚的上海城市風貌。


圖28:陳澄波,《上海碼頭》,1933年,油彩‧畫布,38×45.5cm,私人收藏。
檔案來源:〈陳澄波畫作與文書〉,識別號CCP_01_02032_OCS1_10,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圖29:陳澄波收藏之上海外灘風景明信片
檔案來源:〈陳澄波畫作與文書〉,識別號CCP_082108_PP090_001,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