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7/04 (五)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穿越時空尋訪長崎泰益號的大稻埕客戶

發佈日期 2013年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陳秋瑾

時空旅行」特展旅人-長崎華商泰益號創立於20世紀初,經商貿易網絡橫跨整個東亞地區,包含俄國海參崴、朝鮮半島、中國大陸沿海、臺灣、呂宋島、馬來半島等各地商埠,並以臺灣及東南亞的華商為主要客戶。臺灣自1895年成為日本殖民地,由於日本官方政策之導向,積極強化了日、臺之間的經貿關係,在此時空背景下,泰益號以其地利、語言文化等優勢,拓展對臺貿易。泰益號文書中,現存臺灣商號的貿易書信約有17,000多封,其中以臺北大稻埕商家所發出的書信最多,數量近萬封。
*
三、競爭激烈的醫學窄門
        如前所述,1919年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升格為醫學專門學校前,習醫已蔚為社會風氣,該校長年呈現「入學難」之現象;1922年新臺灣教育令發布,臺醫專再次升格至與日本國內醫專程度相當,加以實施臺日共學制,該校的入學競爭遂更加激烈。由於錄取名額十分有限,赴日投考醫專反較在臺容易錄取,乃形成富家子弟競相赴日習醫之現象,尤以考取東京醫專和私立日本醫專兩校者為數最多。如吳新榮自臺灣總督府商業專門學校畢業後,因受叔父影響,以習醫為志,遂負笈日本就讀東京醫專;又如傅錫祺之孫傅雄飛,1936年自中學畢業後,擬赴日投考醫專,雖歷經試驗之煎熬,終在兩千名志願者中脫穎而出,如願考取東京醫專。
圖11:1902年楊雲萍之父楊敦謨報考臺灣總督府醫學校,順利考取,畢業後於苗栗後龍擔任公醫。此為該校告知其參加入學考試之通知書。
檔案來源:YP03_02_009,楊雲萍文書,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圖12:1936年3月7日傅雄飛致祖父傅錫祺之信函。信中指出,該年因臺醫專廢止(被併校),報考日本國內醫專之臺人激增,更不易考取。緊張憂慮的心情躍然紙上。
檔案來源:T0889_02_02_011,傅錫祺文書,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除負笈日本外,隨著日本帝國勢力逐漸擴張,華南、南洋、滿洲國等海外地區亦為有志習醫者的新選擇。以滿洲為例,當地因傳染病流行,而西醫極為不足,促使滿洲國政府急於建立醫學教育機關,同時,積極延攬醫療從業人員以建立衛生行政體系。相較於臺灣島內升學及發展機會受限,滿洲不僅就業機會多,且臺人具有語言優勢,往往較日人更易建立人脈,因此,不少臺人醫師遂選擇前往滿洲留學或執業。據統計,僅畢業於滿洲醫科大學一校之臺人醫師即多達212人,其畢業後不少人留在當地執業、從事研究,或參與醫療行政,成為滿洲近代醫學發展之推手。

圖13:滿州醫科大學專門部1937年畢業生名冊。該屆28名畢業生中,計有4名臺灣人。
檔案來源:2MMU_4_JD24_01_125,滿洲醫科大學檔案,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