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3/25 (二)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跨界的逐夢者:館藏日治時期臺灣畫家的海外行跡

發佈日期 2019年4月22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饒祖賢

2018年院區開放日,本所從近年陸續數位入藏的臺灣藝術家檔案中,精選出顏水龍、劉啟祥、陳澄波、郭雪湖4位前輩畫家的旅券申請紀錄、證書、照片、信件與畫作等,籌劃了一場「旅行記憶II-臺灣畫家的寫生見聞」特展活動,追索他們為實踐藝術理想而勇闖世界、回饋故鄉的人生閱歷。現在讓我們再次透過珍貴的檔案鋪陳和作品展示,重溫前輩畫家們跨越空間界線、遠赴海外異鄉的逐夢行跡,以及濃縮在畫布上豐富而多彩的所見所聞!

*
二、漸趨專業化的醫學教育內容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創立之初,僅能招收公學校畢業之臺人就讀,相當於今日的中等職業教育機關,因此,在課程安排上,較日本國內的醫學專門學校有更多的教養學科及基礎醫學科目,前者如倫理、理科、地理、歷史、數學、國語(日語)、物理、化學、體操等,後者如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物學、衛生學等,學習專業科目的時數因而限縮,僅能修習內科、外科、眼科、婦產科等在實務醫療上最主要的幾門臨床醫學課程。
 
        1919年以降,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先後升格為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臺灣總督府臺北醫學專門學校,本科生的入學程度提高為受過中等教育者,因此,不僅專業科目擴增,加入法醫學、皮膚病學、耳鼻喉科學、精神病學等,教學程度亦顯著提升,甚至較日本國內醫專安排更多的熱帶醫學相關科目,以切合臺灣特殊風土之醫療所需。

圖7:醫專教授宮原敦在「皮膚病學臨床講義」中,以罹患小兒雅司病(又稱覆盆子腫)之排灣族兒童向學生作實例解說。宮原教授曾三度前往排灣族部落進行該病的臨床精密調查,並於《臺灣醫學會誌》中發表其研究成果。
檔案來源:T0744_0002,《昭和5年臺北醫學專門學校畢業紀念冊》,教育文書,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圖8:塚原義夫教授進行眼科診療,醫專生在旁見習。
檔案來源:T0744_0001,《昭和4年臺北醫學專門學校畢業紀念冊》,教育文書,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圖9:在「組織學實習」課程中,醫專生聚精會神地觀察顯微鏡下的細胞組織。
檔案來源:T0744_0003,《昭和11年臺北醫學專門學校畢業紀念冊》,教育文書,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圖10:1946年8月葉盛吉就讀臺灣大學醫學部期間所撰寫的神經學筆記。
檔案來源:YSJ_03_02_0005,葉盛吉文書,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