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專區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
繁體中文
English
首頁
新知動態
館藏查詢
館藏選粹
服務項目
來訪資訊
關於本館
相關網站
海外資源
05/28 (日)
本日不對外開放
臺灣省議政檔案簡介
臺灣省參議會檔案與臺灣省臨時省議會檔案,為研究戰後臺灣民意機關及實施地方自治變革極具價值之參考史料。本檔案為第一手的議會史料,在內容上則包含民政、地政等多方面的政府行政業務,無論是想探究,如:政治、經濟、民生等議題,都有可利用及研究之處。儘管這兩個時期的議會只歷時約13餘年,在臺灣的議會發展史上仍值得注意及探討。
首頁
›
新知動態
2022/09/29
檔案館新開放文書:桃園大溪梅鶴山莊林家文書
桃園大溪林維龍家族所屬之梅鶴山莊,位於三層頭寮地區,今桃園市大溪區福安里,由林圻海(登雲,1815-1888)於同治8年(1869)興建,並以北宋隱士林和靖「梅妻鶴子」之典故命名。梅莊建物具歷史意義,家族亦留存許多清代以來的珍貴文書。2018年底,梅鶴...
2022/07/26
「臺灣總督府旅券系統」即日起全面開放連線使用
〈臺灣總督府旅券下付及返納表〉係日本領臺期間,在日本帝國的旅券管理制度下,由總督府轄下機關及地方行政官廳,依規定將所核發及回收之旅券登錄造冊而產生之官方檔案,為記錄日治時期臺灣人海外移動的一手史料,亦為戰前日本帝國及其殖民地人民海外移動總體紀錄之一環。...
2022/07/04
新增館藏選粹一篇:大家一起來讀報—《臺灣新民報》與《興南新聞》日刊的內容取材觀察
《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以及接續之《興南新聞》為系列性報紙,時間橫跨1923年4月至1944年3月。然而,1932年獲准發行日刊後的報紙,幾無留存。有鑑於此份報刊的重要性,本所近年來海內外蒐集,終於挖掘出1938至1941年《臺灣新民報》獨家典藏...
2022/06/13
檔案館新開放文書:劉啟祥畫作與文書
劉啟祥(1910-1998)為臺灣重要前輩藝術家之一,出生於臺南柳營的世家望族,公學校畢業後留學日本,1932年轉赴法國巴黎進修,經常在羅浮宮等展覽場館臨摹大師名作、周遊歐洲各地旅行寫生,期間更以人物畫〈紅衣〉入選巴黎秋季沙龍,打開畫壇知名度。1936...
2022/05/23
檔案館新開放文書:臺灣新民報社報刊史料—《興南新聞》
《興南新聞》為1941年2月11日由《臺灣新民報》更名而來,其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23年由臺灣人創辦的《臺灣民報》,時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自由平等、民族自決等思潮瀰漫世界,亟思改變的臺灣人除透過組織凝聚改革力量,亦藉發行刊物發揮影響力,讓思想言論走向公...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
意見表單
】【
系統管理
】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