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11/21 (四)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女性專題-檔案中的傳統臺灣女性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

傳統臺灣女性,在思想上接受男性為天的貞節賢淑觀念,身體上則處處受到限制,被當成物品一般的被買賣,甚至在家中經濟困頓、八字不合等原因下,成為最先被犧牲的對象,如商品一般的被質押、買賣,或成為他人的養女、媳婦仔。而婚後的女性,除侍奉公婆外,更需一肩挑起養兒育女、家務農務等大小事務。當「媳婦熬成婆」後,若遇家中無男性尊長,更需負起管理家產、分配財產等事宜。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為使社會大眾對於早期的女性生活有更多的認識,特規劃以臺灣女性的傳統生活、走入職場、日記中的臺灣女性等面向為系列專題,深入的從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所典藏的各類型檔案介紹早期臺灣女性的各種樣貌。本篇專題將以傳統女性為主軸,帶領讀者一窺早期女性的樣貌。

*
新竹關西地區文書
新竹關西地區文書

撰文● 圖/臺史所檔案館

關西地區的開發,始於1791年(清乾隆五十六年)竹塹社人衛阿貴入新埔東邊的老焿寮、大旱坑、石岡仔、下南片、茅子埔、坪林等地。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泉州人陳智仁主持「連際盛」墾號,開墾上南片庄一帶土地,並因當地風景綺麗,命名為「美里庄」。翌年,旋因不敵泰雅族原住民勢力,連際盛墾號棄墾而去,開墾工作由衛阿貴接手,美里庄亦改為「新興庄」。衛氏歿後由其裔孫衛壽宗承其墾業,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且與戴南仁、黃露柏、陳福成等另設「新合和」墾號開拓墾業,並在1850年(道光三十年)開墾告成。同時因當地地勢三面重山阻隔,一面開口向西,形狀正似鹹菜甕的外形,故改「新興庄」地名為「鹹菜甕」,或又稱鹹菜硼、啣彩鳳等音近之名。日治時期,可能因「鹹菜」與日語「關西」諧音,將鹹菜甕與石岡子兩地改稱為「關西庄」。後經行政區域的多次的變革,關西之名仍舊沿用至今。

本所曾展出「新竹關西地區文書」(所藏批號T0448D0369)共六十八件,主要購自豐原地區民俗收藏家之手。年代以1825年(清道光五年)為最早,1923年(日大正十二年)為最晚。內容以關西地區的土地文書、人身契約為主,並包含參與湖肚庄開發的張姓家族鬮分書、衛阿貴後裔杜衛貴相關資料等。透過本批文書得以瞭解關西地區的發展,特別是張姓家族的發展脈絡、客家文書遣詞用字的獨特性,以及早期平埔族與漢人在土地開墾上的互動情形。

此外,本文書含有七件締結婚約及人身買賣的契字,時間從清末至日治初期,對了解當代婦女生活史,極具參考價值。其中關於締結婚約的契字,均屬「變例婚」。所謂「變例婚」指非一般「明媒正娶」的婚姻關係,如夫死招夫養家、養子;為繼承宗祧而招婿;因家貧為了節省聘金的花費而抱養童養媳等。變例婚反映出臺灣社會濃厚的父權主義色彩;女性在婚姻中的價值僅在於提供其生育能力與勞動力,一旦丈夫身亡,由於經濟壓力,常需「招夫」養家。這類契約,多言明婚後子女的分配方式以及財產繼承、祭祀的責任等權利、義務關係。其次,已婚女性若未產子而夫亡,在夫家家貧情形下,該女可能再次被嫁出,或由娘家贖回,夫家收取聘金或贖金。在這類婚約或人身關係契約中,往往不見女性的聲音,凸顯出女性在婚姻及家庭經濟中的無奈與悲哀。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