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4/26 (五)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理想與犧牲-館藏中的臺灣政治與農民運動

1895年日本開始殖民統治臺灣,臺灣人的反抗運動由初期激烈的武裝抗日運動,至1920年初期,受各種進步思潮的影響,逐漸轉向非武裝的政治運動。上述抗日運動初期以在政府體制下爭取權益的右翼民族運動為主,而後一路演變為激進左翼的臺灣共產黨改革同盟,再至戰後初期潛伏於民間的共產地下組織活動。2010年10月,本所舉辦「向左-轉!臺灣農民組合與臺灣共產運動檔案特展」,現運用特展文案搭配相關館藏,映照出臺灣人在爭取權益與政權之際,所秉持的理想與遭遇的犧牲。

*
三、音樂教學,典雅風範

1937年高慈美學成返臺,與臺北大稻埕「茶葉之父」李春生的曾孫李超然結婚,李家是第一代北部長老教會家庭,此次聯姻象徵了臺灣教會界南、北兩大信仰世家的結合。(圖13-14)婚後的高慈美,除了專職家庭主婦,並設私塾招收學生。1948年高慈美接受省立師範學院(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主任戴粹倫的邀請始擔任教職,1953年兼任政工幹校(今政治作戰學校)音樂科教師,1970年8月升任全國第一位鋼琴女教授,多次擔任教育部美育委員會委員、音樂專案甄試委員,及臺北市政府、臺中市政府、新竹社會教育館音樂比賽評審。(圖15-16)

在那個時代,高慈美只是一個縮影,有許多的女性突破傳統舊時代的禁錮,藉由教育培養自身的專業之才,無論心靈或身體上的束縛都獲得解放的空間與機會,並更進一步將所學貢獻給社會,發揮人道精神來幫助許多需要救助的人。

圖13:1937年高慈美與李超然結婚照
(圖像來源:高慈美文書,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14:1937年2月16日,高慈美於臺北日本基督教會(現在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舉辦結婚典禮,著和服女性為媒人杜聰明之妻林雙隨
(圖像來源:高慈美文書,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15:1950年高慈美受聘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聘書
(圖像來源:高慈美文書,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16:1958年高慈美與政工幹校專六期音樂科同學
(圖像來源:高慈美文書,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17:1991年高慈美晚年全家福11月25日,前排左起孫女李美瑩、孫兒李宗霖,後排左起李建禮、高慈美、媳郭月如、李超然
(圖像來源:高慈美文書,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