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7/07 (一)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思念與記憶的延續:葉盛吉獄中手稿與書信

發佈日期 2022年3月28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

白恐受難者葉盛吉(1923-1950),臺南人,曾就讀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戰後返臺轉讀臺大醫學系,在學期間加入共產黨,1949年夏畢業,進入臺大醫院第一內科實習,旋與摯友郭朝三之胞妹郭淑姿結褵。婚後未久以涉及參與匪諜組織等叛亂罪嫌被捕入獄,1950年11月29日殞命臺北市馬場町,獨留震驚哀痛的家屬,默默承受畢生難以抹滅的喪親之慟。葉盛吉自學生時期即有書寫日記、紀錄書信往來和整理資料之習慣,即使身陷暗無天日之囚籠,依然執筆不輟,書寫自敘傳、陳情書,留存每一件送物與書信往返紀錄,每週與家族親友通信,並抄錄信件底稿,其用意或為自身留存紀錄,或為爭取一線生機而努力。其身故後留下的獄中書信與手稿,經岳父郭孟揚、妻子郭淑姿整理保存,成為葉盛吉生命最後歷程之珍貴紀錄,亦為理解白色恐怖歷史之重要史料。

*
三、金泰亨商行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所在的辦公大樓,名為「北福大稻埕」,位於重慶北路二段與保安街口,原係大稻埕富商葉金塗之宅邸。葉宅建於1927年,現址如今已由建商改建,但仍保留保安街上的原始三層樓立面,而重慶北路上的立面則為仿建,富麗的紅磚建築與巴洛克式裝飾風格,鮮明地流露出日治時期豪商巨賈的形象。山牆上清晰的「泰」字,代表葉金塗所經營的商號「金泰亨商行」,而建築上的鳳梨泥塑裝飾,則是葉金塗經營鳳梨罐頭事業的象徵。

葉金塗原為大加蚋堡牛埔庄人,1900年代即前往大稻埕地區,從事海產物貿易,並於大稻埕媽祖宮後街(今民生西路)上開設金泰亨商行。其後投入鳳梨罐頭製造行業,成立「泰芳商會」,1924年也在高雄鳳山大樹地區設立泰芳商會鳳梨罐詰分工場,場址位於九曲堂火車站附近,現存3棟老建物,已於2004年登錄為歷史建築。日治時期從事鳳梨貿易而致富的葉金塗,因此獲得「鳳梨王」的稱號。

泰益號文書中,僅存金泰亨商行的書信約27封,年代自1907年至1918年間。雙方除了海產物的交易外,葉金塗為了拓展鳳梨罐頭外銷生意,曾於1913年9月將商品標頭見本寄給泰益號參考。1914年12月則因新開發龍眼罐頭,請泰益號代為查詢此貨在長崎的銷路行情。(圖4)現存金泰亨商行的書信雖然不多,但有關葉金塗的海產物生意及初創鳳梨罐頭事業等事跡,仍可從中窺見一二。

圖4:1914年12月5日金泰亨商行致泰益號書信。
(圖像來源:長崎泰益號文書,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