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3/29 (五)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女性專題-走入職場的早期臺灣女性
1920年代後期,女性意識在臺灣逐漸抬頭,官方或民間的婦女團體紛紛成立,女性以積極的態度參與社會事務,也使得女性在社會上的活動與角色隨之日趨多元。在經濟結構、知識分子鼓勵及政策等因素下,臺灣女性積極投入職場,隨著教育的深化,使得接受醫學、護理、教育、音樂、藝術等專業訓練的女性逐漸增加,並且進入專業領域就業。本篇以職場上的臺灣女性為主題,以看護婦、助產士、音樂家為例,帶領讀者認識日治時期的臺灣女性,走出家庭接受教育後,在職場各種專業領域貢獻所學的過程。
*
產業

砂糖為民生必需品,日本領臺後,為發展製糖業,臺灣總督府於明治三十五年(1902)頒布「糖業奬勵規則」,確立了優先發展糖業的政策,並藉由改良甘蔗品種(圖16)、設置新式製糖廠(圖17),鋪設糖業鐵路(圖18)取代向來運輸原料與成品的傳統牛車(圖19),以促使製糖工業化。

此外,總督府又實施資金援助、指定原料採取區域(圖20)、保護市場等三大措施,日臺資本家因此競相投資製糖業,使得糖業成為日治時期臺灣最具代表性的產業。

臺灣森林資源更是豐富,不但林地面積約佔全島70%,且林相種類繁多,由低海拔而高海拔,分別擁有熱帶林、暖帶林、溫帶林、寒帶林。

日治時期,日人為取得高山林產,曾針對阿里山(圖21)、太平山(圖22)、八仙山(圖23)經營林場,大量砍伐林木;其中阿里山林地單位面積的木材產量,更高居全臺之冠。

圖像 說明
圖16:蔗苗培育
【所藏編號 A0093_00_00_0240_a01】
圖17:臺灣製糖會社屏東廠(拍攝時間不詳)
【所藏編號T020302_03_0232】
圖18:以牛車搬運甘蔗的情景(拍攝時間不詳)
【所藏編號T0279P0042_0198-001】
圖19:以火車運送甘蔗(拍攝時間不詳)
【所藏編號T0279P0042_0202-001】
圖20:臺灣各製糖會社原料甘蔗採收區域圖
【所藏編號T0589M0018_0001】
圖21:阿里山神木
【所藏編號T020301_03_0631】
圖22:宜蘭扁柏木材的聚集(拍攝時間不詳)
【所藏編號T020302_03_0121】
圖23:腦丁作業狀況(1937年,集集出張所拍攝)
【所藏編號T0386P0057_0241-001】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