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11/21 (五)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三好德三郎文書-跨時代的情感與記憶流轉

發佈日期 2013年10月4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李依陵

本次時空旅行特展旅人三好德三郎文書內容主要包括個人與商業經營文書。個人文書包含回憶錄、書信、臺灣時期照片、個人藏品清冊,共計96件。商業經營文書則包含三好德三郎在臺灣經營辻利兵衛出張茶舗所產生的相關文件,時間範圍自明治32年(1899)至明治36年(1903),共計49件。這批文書是研究三好德三郎在臺從事商業活動及公職活動的重要資料,可了解身為實業家的德三郎與官方之間建立起的特殊關係以及其生涯裡重要轉折點,極具研究價值。 
*
字句血淚的真實紀錄

「郭淑姿日記」是一部罕見的政治受難者未亡人之日記,真實地記載其身為白色恐怖受難者之妻,在丈夫死後所面臨精神上的苦痛與生活上的種種磨難。為撫育愛子,她不得不強自振作前往銀行上班,不願在人前流淚,卻總在獨處的夜晚偷偷哭泣。身為基督徒的她,因著丈夫驟逝,而一度對向來堅信不疑的基督信仰感到茫然無依,「幾乎想要完全拋棄自己的人生觀」,最終又藉著聖經的話語與家人的支持再度站起。十年的日記,承載著記主對丈夫魂牽夢縈的思念、對當局擲地有聲的憤怒,闇夜中無聲勝有聲的悲傷,也映照出柔弱矮小的身軀中,堅毅而剛強的母性。一段「隨想」的緣分,牽纏一部血淚斑駁的生命紀錄。臺灣如何從歷史傷痛中學習成長?細讀日記,不禁令人深深反思。讀者閱讀時,若能同時參考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中的〈葉盛吉文書〉,瀏覽相關的葉盛吉日記、獄中手稿與判決、照片、書信與紀念文集等史料,必然對郭淑姿日記之文字有更加深刻而完整的體會。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