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4/20 (六)

本日不對外開放

*
新港文書與臺灣史上的族群互動
17世紀中葉,荷蘭傳教士教導新港社西拉雅族以羅馬字母來書寫自己的語言,即新港語。西拉雅族運用新港語拼寫自己的姓氏、記錄帳目,以及訂立契約。這些目前存留的語言文獻,稱之為新港文書,是研究早期臺灣社會珍貴稀有的資料,可了解荷蘭人對原住民的衝擊與影響、新港人怎樣逐筆失去村社的土地、新港人和漢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等。
*
商業經營

大正12年(1923),時年17歲的孫江淮,在擔任廣瀨秀臣筆生的同年,也開始經營以零售雜貨為主的玉記商店,從而展開了他的經商之旅。而後,隨著代書業務所累積的資金、經驗以及敏銳的商業眼光,將其商業的觸角,再向上游發展至製造業,設立以製造醬油為主的東亞商會,其後更轉向不動產投資(合資會社孫獎卿)及農場經營(中山果園)。

即使在戰爭期間,身處於戰時經濟統制時期下的孫江淮,依然在有限的資源下,運用其靈活的手腕、團體的力量,先後經營了東亞食料品工業所、新興製飴株式會社、新化郡油肥工業株式會社、新化郡製菓合同株式會社等多家會社。

戰後,孫江淮對商業發展的興趣依然濃厚,但其經營逐漸改變成以投資的方式為主。先後於民國44年(1955),以妻子孫鄭諭的名義投資臺灣飼料股份公司,58年(1969)在臺北開設了月球賓館,從事旅館業。

由上述經歷可知,孫江淮一生商業經營的豐富歷程,包括跨足零售業、醬油製造業、土地買賣、農場經營、食品加工業、旅社等不同的行業。不但突顯出其代書專業之外的商業經營者角色,更展現出在變動的環境中,以經營不同的行業來豐富其生命歷程。

起飛的階段

●玉記商店

大正12年(1923)孫江淮辭去保甲書記的工作後,一方面擔任司法代書人廣瀨秀臣的筆生,另一方面以互助會的方式籌募資金,頂下當時營運狀況不佳的池田商行,於同年7月開設玉記商店。玉記商店為銷售網路中最下游的小賣(零售),販賣的商品種類很多,舉凡文具、食品、罐頭、米醋、豆醬、日本麵、筆、藥品、衣服、棉紗、布料、刀具、碗盤、菸酒、代理魚和肉、護謨(橡膠)等都是。貨源除了來自臺南的大賣商外,也有以書信向日本的商店詢問貨源,企圖拓新販賣品。


昭和2年(1927)歲末,玉記商店參與善化年末聯合「特價大賣出」的景像(左一為孫江淮)。


大正15年(1926),孫江淮經營東亞醬油商會期間,行商至關仔嶺所留下的影像。

東亞醬油商會

東亞醬油商會是孫江淮將其目光轉向大賣,於大正12年(1923)設立的。先是在得知合同昌醬油工廠要頂讓的消息後,乃與朋友合資頂下,至是開始製造及販賣日式醬油。

醬油的銷售和網絡,皆靠孫江淮個人至臺灣南北各地推銷。因日式醬油的製造過程十分繁複,花費許多原料及人工,又因購者有限,收賬困難,再面臨股東紛紛退股的問題,而結束營業。

合資會社孫獎卿

在執行代書業務時,孫江淮經常接觸土地買賣獲得許多土地的資訊,遂引起他對不動產投資的興趣,進而於昭和13年(1938),以父親之號獎卿,在善化成立合資會社孫獎卿,以經營不動產買賣為主。

因代書工作容易得知各地的土地價格、出售情形,遂能收購不少土地。其收購之土地主要分布在善化地區,至於轉售對象,除一般社會大眾外,還包含臺南善化糖廠、臺灣製糖會社等。孫江淮不僅買賣土地,也進行投資開發,如昭和15年(1940)用購買的土地來經營農場,在善化設立了中山果園,該果園與合資會社一樣,一直營運至戰後。此外,戰後在中山路上興建孫外科醫院,帶動善化街的建設,並進一步改善善化地區的醫療環境。


昭和19年(1944)4月15日,因胡長派將位於善化街坐駕(今臺南縣善化鎮內)的土地賣給合資會設孫獎卿而產生的「賣渡證」。

戰時的應變

戰時防衛體制

中日戰爭爆發後,臺灣進入戰時防衛體制;翌年4月,日本政府便頒佈「國家總動員法」,目的為將國力做最有效發揮,並統制運用人及物的資源,以達成國防目的。在此目的之下,展開管制民間消費、增加生產的策略。而此期的臺灣發展定位也由「工業日本、農業臺灣」,轉變為「工業臺灣、農業南洋」。

昭和12年(1937)中日戰爭爆發,日本進入戰時體制,同年8月,臺灣軍司令宣佈進入「戰時防衛體制」。在此體制下,臺灣總督府開始在臺實施經濟統制政策,一切以軍需為優先,加強搜刮各種資源,以支援戰場上的需求。此外,為穩定物價,規定各項物品皆不得漲價,並開始採取配給制。在地方政府方面,則增設產業課,主管物資、原料等配給業務,並採用「業態別組合」來統制會社。

不管國家、社會再如何動亂,食物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活物資。從檔案顯示,即使處在物資取得不易,「業態別組合」限制嚴峻的時局下,孫江淮仍然利用其靈活的手腕和團體的力量,勇敢的在食品半成品加工業中闖出一片天空。以下,遂一一介紹孫江淮於此時期陸續開設的五項事業,以體現出戰爭經濟統制時期商業經營的具體樣貌。

業態別組合

在戰時經濟統制之下,為有效控管物資,因此以「業態別組合」方式,進行產業的控管。所謂「業態別組合」,即強制將相同產業之商業組織加入同一組合,如製造麻油的,便歸到油肥會社,利用組合來管理原本分散的會社,以達有效控管。

東亞食料品工業所

昭和12年(1937)7月,孫江淮看中食品業入門門檻低、需求量高,且範圍廣的特質,加以戰時民間最需要的便是食物,因此和兄弟、妹夫合資,設立東亞食料品工業所。主要業務為食品加工,直接向產地收購原物料,製成半成品後批發給下游商家進行製作。由於當時為戰時經濟統制初期,因此經營的頗為順遂;而後由於時局越來越緊急,管制亦日趨嚴格後,使得往後的商業經營日益困難。

 
昭和17年(1942)9月2 日,明治商事株式會社臺南出張所寄給東亞食料品工業所的信件,內容為催促東亞將其訂購的玉蜀黍粉盡快送到該會社的臺北工廠。

陳瑞鐘

陳瑞鐘出身於善化最大的粉間(澱粉業)—德源粉間。與孫江淮從小一起長大、一起受教育,也一起擔任保甲書記。爾後從善化商工協會到後來合資開設旅館,在商業經營上,多有合作。往後,也從好友變成親家,其女陳秋月嫁給了孫江淮之子及梯。

新興製飴株式會社、興亞產業株式會社

為因應戰時經濟統制,當時在善化地區設立了兩家以澱粉製作麥芽糖的會社新興製飴株式會社、興亞產業株式會社以為因應。前者為善化粉間合資設立,由陳瑞鐘擔任社長;後者為楠西、玉井的粉間合資設立,由江慶元擔任社長。孫江淮在這兩個會社中均擔任常務取締役(常務董事)之職。主要是集中各粉間3%的配給澱粉,加工處理製成麥芽膏,其中新興產量較大,產品主要銷往日本,如日本的固力果公司。興亞產量較小,銷售範圍以新化郡為主,但部分產品也銷售到日本固力果公司。


昭和16年(1941)孫江淮(左二)與友人於楠西興亞產業株式會社總會後的宴會情景。

新化郡油肥工業株式會社

新化郡油肥工業株式會社在善化、新化及玉井都設立工廠,由日人小塙留三郎擔任社長,孫江淮擔任常務取締役。油肥是經濟統制時期的物資之一,主要原料是胡麻和花生,壓榨製油之後,其粕是肥料之原料。農作中的胡麻和花生收成後,依照規定必須繳交政府,剩下的部分便自動送至油肥會社處理。

新化郡製菓合同株式會社

在戰時經濟統制之下,一般商家不得隨意設立工廠,且為整合原物料配給,新化郡九個鄉鎮的製菓糕餅店聯合設立「新化郡製菓合同株式會社」。

會社雖為民間組織,但是由政府協助管理,強迫執行,善化郡九個鄉鎮的糕餅店都要加入成為株主(股東),並依出資多寡來分配股份。孫江淮因同時有兩家製飴會社及東亞食料品工業所,配給的量較多,製造的麥芽糖也多,因此取得較多的股份,為該會社中的大股東之一。會社社長為林水深,孫江淮擔任常務取締役,會社營運至戰後便自然結束。


昭和17年(1942)12月27日,新化郡製菓合同株式會社第一回定期株主總會紀念攝影(前排右五為孫江淮)。

投資的轉向


民國58年(1969)的月球賓館

臺灣飼料股份公司

民國44年(1955)孫江淮以妻子孫鄭諭名義投資郭雨新和黃大洲所發起成立的臺灣飼料股份公司,並沒有參與實際的經營。

月球賓館

為多角化經營,孫江淮在民國58年(1969)與陳瑞鐘合作,於臺北開設旅館。因在美國登陸月球那天開幕,而取名為「月球賓館」。賓館有40幾間房,聘請專業經理人管理,主要客源為日本人。經營初期憑藉著良好的服務品質,營運成果甚佳。但自孫江淮赴日之後,經營狀況不甚理想,目前已租人經營。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