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4/04 (五)

本日不對外開放

*
《臺灣新民報》地方特輯—1938年鐵路臺中線復舊開通式

發佈日期 2023年12月1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李依陵、川島尚子

《臺灣新民報》相關報刊是日治時期唯一由臺灣人發行的報紙,相較於官方立場的臺灣日日新報,其報導內容代表臺灣人的聲音,含括的內容相當豐富,可開展多元面向的研究議題。其中,地方特輯為研究地方史的重要材料。

《臺灣新民報》在1938年7月14日至15日,連續兩日發行特輯號『祝臺中線復舊開通式』,總計4個全版,慶祝鐵路臺中線終於重新開通。鐵路的中斷源於1935年新竹臺中大地震,這場地震死傷者眾,震災也阻斷了南北往來的交通,影響當地社會與經濟甚鉅。本文透過典藏的報紙、日記、照片、舊籍、地圖等,重返1935年震災現場,回顧臺灣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自然災害,以及災後復興的情況。

*
參考資料
  1. 林育淳,〈進入世界藝壇的先驅─日據時期留法畫家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中國藝術史組碩士論文,1991。
  2. 葉思芬,《臺灣美術全集14 陳植棋》,臺北:藝術家,1995。
  3. 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雄獅,2001。
  4. 孫淳美,〈一九三〇年代旅居巴黎藝術家的臨摹、學習生涯:對劉啟祥早年習畫的幾個觀察〉,發表於2004年7月24日高雄市立美術館主辦之「空谷清音─劉啟祥研究展:劉啟祥繪畫藝術研討會」。本文收錄於http://elearning.kmfa.gov.tw/liu/p5-2.htm ,2019年2月23日查詢。
  5. 雷逸婷編輯,《走進公眾・美化臺灣:顏水龍》,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2。
  6. 邱函妮,〈陳澄波「上海時期」之再檢討〉,收入林育淳、李瑋芬編輯,《行過江南─陳澄波藝術探索歷程》,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2,頁32-49。
  7. 五十殿利治,〈橫貫西伯利亞的畫家和小說家/併記島村三七雄和林芙美子巴黎美術生活〉,收入林育淳等編輯,《臺灣製造・製造臺灣》,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6,頁30-59。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