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4/19 (五)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追溯迪化街百年老店林復振商行與乾元藥行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是中藥材、南北乾貨商家及布料商雲集的一條臺北老街。回顧迪化街的發展歷史,其所在地舊稱大稻埕,約於19世紀中逐漸形成市街,1860年淡水開港後,外商紛紛來此設立洋行,從事茶葉貿易,帶動大稻埕地區蓬勃的商貿發展,至19世紀末,大稻埕儼然成為臺灣北部貨物集散中心。
*
五、臺灣共產運動

1925年12月,臺灣共產黨成立的關鍵份子謝雪紅、林木順至莫斯科的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就讀,1927年10月兩人返回中國。1927年12月,謝雪紅與林木順在東京接收日共中央委員會的兩項決議「臺灣共產黨暫時以日本共產黨民族支部之名義組黨」、「日本共產黨目前因選舉鬥爭而忙碌,有關組黨事宜應請求中國共產黨援助指導」。在中共代表彭榮指導下,於1928年4月在上海召開臺灣共產黨組黨大會,創黨成員為原日共與中共臺籍人員的結合。會議中選出的幹部為中央委員兼秘書長林木順,候補委員翁澤生、謝雪紅。該黨策略以文協、農組為核心,將積極分子糾合於文協,待時機成熟後將文協改組為大眾黨。在上海的翁澤生為培育臺共人才,於1927年組織之上海臺灣讀書會,因訴求反對總督獨裁統治,且與共產主義分子往來,引起日方注意,於1928年4月25日,遭上海日本總領事館警察逮捕,包含謝雪紅等主要份子均被逮捕或判刑。

1928年6月2日,謝雪紅獲釋,回到臺灣積極聯絡糾合島內同志,且為便於聯繫與工作,謝雪紅與楊克煌於臺北市太平町(今延平北路一帶)設立國際書局作為活動據點。在謝雪紅等人的活動下,成功滲透農組與文協,兩者相繼於1928年及1929年成為臺共的外圍團體。1930年,臺共內部展開鬥爭,謝雪紅、楊克煌等人被除名,臺共轉向更為激進的路線。1930年霧社事件發生,臺共誤判情勢大好,公開參加罷工行動,張貼標語,並將臺共刊物發給罷工者,引起日本官方的注意。1931年3月,總督府展開鎮壓,臺共主要領導分子均遭逮捕與判刑,致使左翼勢力在臺消沈,戰後才趁勢再起。


圖16:1920至1930年代臺灣政治與農民運動簡表
資料來源:許雪姬、詹素娟、鍾淑敏主編,《向左-轉!臺灣農民組合與臺灣共產運動檔案特展手冊》(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10年),頁7。


圖17:1933年7月28日《灌園先生日記》
山根特務拜訪林獻堂,問他對於臺共被判刑的看法。林獻堂認為臺灣有共產黨,他實在料想不到,但政府即使嚴密取締,也無法禁絕此思想。只是他難以瞭解,臺共屬日本共產黨「臺灣民族支部」一事,因共產黨是無國界、無民族的,何來民族支部呢?
檔案來源:《灌園先生日記》,臺灣日記知識庫

1946年,中共將臺共收納在其卵翼之下。共黨成員及左翼人士在戰後紛紛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三青團)和國民黨,在區團部及各分部均可見到臺共與日治時期左翼人士在其中擔任幹部。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三青團卻因成員中部分擔任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委員,部分參與地方反抗政府活動,而成為事件後被整肅的對象。他們或逃往中國,或被逮捕,或潛伏民間。1949年7月,因中共臺灣基隆市工作委員會刊行之《光明報》事件,引發蔣介石下令保安司令部、保密局、調查局三大情治單位積極搜捕在臺的共黨份子並嚴密監控來臺其他政黨與學生。


圖18:1947年3月12日《葉盛吉日記》
二二八事件發生後,葉盛吉在日記寫下:「午後,與王君至城內。唯見B行走街道。年輕人不多。路屍觸目。」B為德語Berg山之縮寫,當時以「阿山」蔑稱外省人,顯現他對國民政府的不滿。
檔案來源:識別號YSJ_02_01_0015,葉盛吉文書,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圖19:1948年9月25日《葉盛吉日記》
甫從中國旅遊歸返的葉盛吉,記述上海所見的特權階級社會,對於貧富反差極大的現象表示同情。
檔案來源:識別號YSJ_02_01_0019,葉盛吉文書,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1950年3月,共黨在臺最重要得四名領導人物陳澤民、張志忠、蔡孝乾、洪幼樵先後遭到逮捕。其中,蔡孝乾被捕後,供出在臺共黨的所有組織,牽連400餘人。如1948年經張志忠介紹入黨的簡吉,於1950年4月25日被捕;1948年經劉沼光介紹入黨,擔任臺大醫學院支部書記的葉盛吉於1950年5月29日被捕。此牽連造成共黨在臺發展毀滅性的打擊,左翼活動於臺灣漸失去舞臺。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