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4/05 (六)

本日不對外開放

*
從石門古戰場走入牡丹社事件

發佈日期 2013年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李品慧

牡丹社事件中的石門古戰場,在戰後被屏東縣政府列為當地十大景點之一。(圖1)除了紀念碑上「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的文字,透露當年牡丹社人奮勇抵抗日軍攻擊的心境外,就當時臺灣的歷史氛圍有何意涵?大清帝國、臺灣、日本三者之間又產生了何種關係?何以位於臺灣最南端的牡丹社人會遭受日軍的攻擊?接下來隨著「時空旅行」特展旅人-沈葆楨的腳步,走入石門古戰場,探尋牡丹社事件發生的源由,瞭解沈葆楨來臺善後與建設的歷史背景。
*
柴坑仔社相關文書目錄 二、找洗字
  1. 乾隆三十二年(1767)七月 柴坑仔社番馮臘立洗找契
    (本所購藏T0447D0368_0001-001 48.7x40.8cm)
  2. 乾隆五十年(1785)七月 羅孝立洗找絕契
    (本所購藏T0447D0368_0026-001 47.5x46.5cm)
  3. 嘉慶十一年(1806)九月 兄弟王侯等立洗找契
    (本所購藏T0447D0368_0013-001 45x42cm)
  4. 嘉慶十三年(1809)十二月 徐存等立找洗盡永斷田根契字
    (本所購藏T0447D0368_0017-001 53.3x38.2cm)
  5. 光緒八年(1882)十二月 林國殿兄弟仝親立找洗田契字
    (本所購藏T0447D0368_0048-001 49x36.3cm)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