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7/08 (二)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新港文書與臺灣史上的族群互動

發佈日期 2006年2月14日
撰文/臺史所研究員 詹素娟

17世紀中葉,荷蘭傳教士教導新港社西拉雅族以羅馬字母來書寫自己的語言,即新港語。西拉雅族運用新港語拼寫自己的姓氏、記錄帳目,以及訂立契約。這些目前存留的語言文獻,稱之為新港文書,是研究早期臺灣社會珍貴稀有的資料,可了解荷蘭人對原住民的衝擊與影響、新港人怎樣逐筆失去村社的土地、新港人和漢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等。

*
參考資料
  • 樂山文教基金會,《「繁華再現大稻埕」文史資料蒐集》,臺北:樂山文教基金會,1997年。
  • 李東明,《臺灣傳統街屋建築空間形式與再利用之研究》,臺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3年。
  • 許麗芩,《百年迪化風華》,臺北:策馬入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1年。
  • 〈臺北貿易協會〉,《臺灣日日新報》第7368號,1920年12月11日,第6版。
  • 〈聖廟建設費寄附者〉,《臺灣日日新報》第9161號,1925年11月8日,第4版。
  • 〈臺灣劇場發起人會〉,《臺灣日日新報》第12353號,1934年8月23日,第4版。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