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4/05 (六)

本日不對外開放

*
長崎泰益號與馬來西亞檳城商號

發佈日期 2023年9月28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鄧淑瑜

長崎泰益號是來自福建金門陳家三代:陳國樑(1840-1908)、陳世望(1869-1940)、陳金鐘(1890-1974)在日本長崎經營的商號。該商號創設於1901年,專門經營出口日本的海陸產物至東亞各地的華人商號,貿易的網絡從東北亞朝鮮、海參崴,中國大連、上海、福建,臺灣,香港,和東南亞的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地。長崎泰益號留存的東南亞商業書信,大約有100多間商號,其中馬來西亞檳城商號與泰益號往來的有10多間,290封商業書信,本篇精選書信往來量較多的3間商號,配合本館典藏相關檔案、地圖、照片等,具體勾勒商號所處檳城的繁榮之地。

*
四、足跡在法國

11月14日,父子三人抵達「光明之巴黎」,林獻堂認為巴黎這個地方有光明亦有黑暗之處,但仍以光明居多。他形容巴黎的市街不僅整齊美麗,還包含許多歷史建築,使人一見得以遙想過去此處的風貌。此外,巴黎作為國際都會,來去的外國人很多,是世界第一複雜的都市。或因此故,巴黎人視此地的外國人如同本國人一般,司空見慣而無暇議論,有別於他國人看待異人的感覺。而提到巴黎的黑暗之處,在於未到過巴黎之人,常想像巴黎是一個花團錦簇之都,而住在此地之人,必定奢侈荒淫無度,但其實大多數人皆樸素儉約,雖也有幾條街花天酒地、跳舞達旦,但大多是供作外國人娛樂場所,這是光明中的一點黑暗。(圖6和圖7)

圖6:1927年11月14日灌園先生日記
(圖像來源:灌園先生日記,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7:巴黎火車站與聖デニ門
(圖像來源:費邁克集藏,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