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11/21 (四)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一府二鹿三艋舺的微旅行

發佈日期 2015年10月14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黃湘棋

臺灣,自大航海時代以來,即為東、西交通的重要據點。臺南府城、彰化鹿港、臺北艋舺三個城市航運發達,曾是臺灣對外貿易的重要出口與交通、經濟命脈,「一府二鹿三艋舺」象徵臺灣對外貿易的興盛繁華,同時也見證臺灣近代在國際貿易場域的發展。本次特精選欽差大臣沈葆楨、鹿港謙和號許氏家族,以及長崎泰益號陳氏家族所留下的檔案紀錄,展開三大港口城市的微旅行。

 
*
研究成果問與答

一、什麼是「新港文」?

臺灣原住民中,最早文字化的語言,是原住於臺南平原的西拉雅族(Siraya)語;荷蘭時代又稱為「臺灣話(Formosaan taal)」,民間則因該語是用羅馬字所寫,所以早期都叫做「番仔字」。日治時代後,學術界以西拉雅族新港社(今臺南新市鄉)保留眾多的語言資料,習稱「新港文」。

二、「新港文」是怎麼產生的?

十七世紀跟隨荷蘭東印度公司前來臺灣的宣教師,在傳教之初,便嘗試用羅馬字母教導西拉雅人拼寫自己的語言。1636年,宣教師始正式成立學校;1659 年,在蕭壠社(今臺南縣佳里鎮)設立基督教神學院(臺灣第一間西式高等教育學校)。新港社是西拉雅族中最早接受西方基督教(荷蘭改革宗教會)的原住民,也是與熱蘭遮城荷蘭人關係最密切的原住民村社,因此培養出不少學校老師。這些新港人老師,在荷蘭人離開臺灣後,仍繼續扮演語言傳承的角色,清朝文獻即把這些人稱為「教冊」(閩南語「教書先生」之意)。因此,臺灣史上就此誕生了最早的原住民書寫文字──「新港文」。

三、什麼是「新港文書」(Sinkang manuscripts)?

荷蘭人雖然離開了,但西拉雅人和他們的後代仍繼續使用羅馬字母書寫自己的語言。當西拉雅人彼此之間或和漢人發生土地租借、買賣、金錢借貸等方面的關係而必須訂立契約時,就會使用新港語記錄、書寫在契約文書上。平時,也會用新港語記帳或寫下一些需要記錄的事情,如米粉一斤多少錢的物價表,以及原住民的村社公約、百家姓等。這些目前存留的語言文獻,我們稱為「新港文書」。新港文書中,有全部以新港文書寫的,我們稱為「單語新港文書」;也有用新港語、漢語對照寫成的,稱為「雙語新港文書」。

四、「新港文」的使用時間

明確的時間,現在已經沒有辦法知道,我們只能參考新港文書記錄的時間來推斷估算。目前所知最早的文書是清康熙22(1683)年的麻豆文書,最晚則書寫於嘉慶23(1818)年。本院語言所的研究員李壬癸先生,曾根據美國學者J. Steere在臺南崗仔林的採訪記錄(1873-74)推估,西拉雅語大約在一八三○年代就已經成為死語。換句話說,在1662年荷蘭人離開後,「新港文」還一直使用了一百六、七十年之久。

五、「新港文書」的數量

從十九世紀歐美人士開始動手蒐集、並廣泛介紹到國內外以來,再歷經日治、戰後迄今,長期以來在民間有心人士、學術單位鍥而不捨的努力追蹤與收集下,使新港文書的發現已經累積到一百多件。以下,僅將主要的收藏者或採集者、彙編情形及大致數量呈現下表︰

採集者/收藏者或單位 數量 文書輯名或典藏單位 備註
村上直次郎 101件 新港文書 其中,新港文書有87件(雙語21件、單語66件)
國分直一 1件 文獻專刊 宋文薰撰文介紹發表
王世慶 11件 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彙編 其中,新港文書有8件(雙語3件、單語5件)
陳秋坤、蔡承維 16件 大崗山地區古契約文書匯編 此次現場展出的文書,有11件係從高雄田寮陳家借出
黃天橫 1件 個人收藏 現場展示
Joseph Beal Steere 15件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物館 相片

六、新港文書的解碼

  1. 建立基本語彙:如透過《新港語彙寫本》(Vocabulary of the Formosan Language-Compiled from the Utrecht Manuscripts,簡稱UM,作者佚名,荷蘭Utrecht學院圖書館所藏),收集其中的一千零七十餘字。或利用《諸羅縣志》(1717)「卷八風俗志‧番俗‧方言」的250個字彙。或對照W. Campbell編纂的《新港語馬太福音》(1888)。
  2. 雙語新港文書的漢字、新港語比對。
  3. 南島民族的語言、語法特色。
  4. 轉寫成可以辨識的字詞。
  5. 拼寫法不統一,增加語詞辨識的困難:十七世紀荷蘭人的書寫,尚未形成「車同軌、書同文」的現象;不同地區出身的人,各有自己的寫法,這也影響了新港文書的拼寫法。此外,荷蘭人又有奇特發音,如g, s, ch等,也使我們在研究新港語詞時,產生不少困擾。

七、研究新港文書的學者

  1. 語言學
    語言學家如本院語言所的李壬癸先生、日本學者土田滋先生、澳洲學者K. Adelaar先生等,均曾利用現存語彙、馬太福音聖經、《諸羅縣志》等語言資料,以南島語學的專業知識,從事新港文書字母的發音、文法結構。目前已有堅實的研究成果,使單語新港文書有朝一日可能大部分解碼。
  2. 歷史學
    歷史學家如臺史所的翁佳音、陳秋坤及臺南師院(今已改名臺南大學)的蔡承維先生等,同樣利用上述語料,但從歷史脈絡與契約文書格式入手,進行新港文書與臺灣族群史關係的研究。這些研究成果,也可以和語言學的研究相輔相成。

八、目前的研究成果──從「新港文書」看臺灣史上的族群關係

  1. 原住民與荷蘭人──從筆跡看十七世紀的歐洲文化
    新港文書的筆跡,有十七世紀的荷蘭風格,與現在通行的寫法不太一樣。原因是十六世紀以後的歐洲,義大利斜體字寫法(littera italica)逐漸由義大利往北影響,流風所及,西班牙、葡萄牙文的寫法因此很接近現代風格。但地位偏北的荷蘭與德國,它的文字書寫方式因此處於半新不舊的狀態。新港文書的筆跡,正見證了這個時代的世界史特色。
  2. 原住民與漢人的互動
    • 書寫工具的本土化
      西拉雅人原來用鵝毛筆書寫,但到十八世紀以後,漸有改用毛筆書寫的趨向。
    • 外來語的痕跡
      新港文書含有不少閩南話外來語:如20兩寫成20 niuo,反映的正是漳州腔的優勢音,與臺南漢人的祖籍分佈有一致之處。
    • 原住民與漢人的土地關係
      ──雙語新港文書,是分析、討論族群互動的最佳文獻。
  3. 原住民內部的社會變遷
    • 姓氏、番厝姓(百家姓)
      藉由新港文書,可以進一步認識西拉雅族的社會文化。
    • 雙語文書中的不一致──語言不通時可能發生的詐欺
      善化一張清乾隆年間訂的雙語契約,內容大有玄機。不但價格不一樣,連訂約年代也不同。最值玩味的是,這筆土地交易的代書,是由原住民(沙來)擔任的。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