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列機構名稱:
Liaoning Provincial Archives
機構簡介:
遼寧省檔案館成立於1958年10月1日,前身為1954年8月成立的東北區臨時檔案保管處。1969年,原保管唐、明、清、民國、偽滿(滿洲國時期)檔案的東北檔案館遭裁撤,並與省檔案館合併。1995年省委、省政府機構改革後,遼寧省檔案局和遼寧省檔案館合一設置,為遼寧省委、省政府所屬的文化事業單位。該館是目前中國境內收藏檔案數量最多的省級大型、綜合性檔案館之一,現有館房兩棟,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座落於遼寧省政府院內。現館藏檔案資料133萬卷,館藏量居全國省級檔案館前列,保管檔案上至714年,下至20世紀末,語種以漢文為主,並有大量的滿文、日文等檔案,其中唐、明代檔案是中國現存檔案中的珍品;清代檔案、奉系軍閥檔案、滿鐵檔案等典藏則較有系統性。
電話:
+86 24 8689 2548
地址:
中國遼寧省瀋陽市皇姑區北陵大街45-11號
網址:
http://www.lndangan.gov.cn
典藏資源概況:
遼寧省檔案館現有檔案典藏可分為:唐代檔案、明代檔案、清代檔案、民國檔案、滿洲國檔案、國民黨檔案、革命歷史檔案、東北大區檔案,以及中共建國後省級檔案。
- 唐代檔案:共有6件,時間形成於唐開元2年(714年),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紙質公文檔案,且已列入《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過去認為該6件檔案是敦煌文書,近期經考證則判定為是唐開元2年的吐魯番的公文案卷。該批檔案原為羅振玉所藏,1936年移送「奉天國立圖書館」保存。1949年以後,經遼寧省圖書館、東北檔案館,於1969年入藏該館,檔案內容為剿捕寇賊的申狀和部分寺廟法師名單。
- 明代檔案:共1,081卷,形成時間在洪武25年(1532年)至崇禎16年(1643年),其中以嘉靖、萬曆兩朝之檔案數量居多。明朝在遼陽設立以軍治邊的機構─遼東都指揮使司(簡稱遼東都司),統轄東北的大部地區。因此該館所藏明代檔案為遼東都司及其所屬衛、所的檔案為主,少量是兵部和山東備倭都司的檔案。檔案內容涉及軍事、民族、馬市、驛站、賦役、司法、民政、官吏、涉外、文教、其他等11大類,雖然檔案大都殘缺,但對研究明史和清朝前史仍有著重要價值。因該批檔案是在1949年由東北文物處從瀋陽故宮所藏清初信牌和屏風上揭取下來,故又稱「信牌檔」和「屏風檔」。
- 清代檔案:盛京(即瀋陽)是清朝的發祥地,是清朝開國兩代皇帝的都城。清入關定都北京後,將盛京定為「陪都」。按照當時的定制,清朝形成的一些重要文檔,要抄錄送盛京一份保存,故滿文老檔、實錄、聖訓、玉牒等,分貯於該館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但館藏清代檔案仍以清代盛京地方檔案為主,計28個全宗,約8萬卷。概括可分為旗務檔及行政官署文書檔。
- 民國時期檔案:為該館所藏歷史檔案的主體部分,共有110個全宗,約90餘萬卷。檔案時間範圍涵蓋辛亥革命至民國21年(1932年),內容包括原東北和熱河、遼寧省級機關及其所屬的外交、警務、司法、海關、鹽務、土地、財稅、文教和各道、府、廳、州、縣等機構的檔案。此時期檔案亦包含散存有數量不等的清代檔案,年代從乾隆至宣統,但以清光緒26年(1900)以後居多,其資料藏在東三省和奉天(即今瀋陽)各職能機構以及各府、廳、州、縣的官屬機關檔案中。
- 滿洲國與滿鐵檔案:因日本在1945年8月投降前夕,下令把滿洲國政府系統的檔案全部銷毀,目前僅存該館檔案可分為四部分:即奉天維持會及奉天省長公署檔案、有關中國東北調查的日文資料(51,852冊)、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檔案(14,091卷)、原滿洲國執政府秘書長胡嗣所藏的溥儀與關內各軍閥等來往的密信及給胡嗣瑗的密旨(98卷)。
- 國民黨時期檔案: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在美國的支持下運兵東北,對東北的大部分地區(主要是鐵路沿線和大中城市)進行了長達兩年多的統治,所留下了大量的檔案資料,內容分別是東北行轅、東北行轅政委會、東北保安司令部、遼寧、安東、熱河省政府等單位檔案,計有70個全宗(約2萬餘卷)。
- 革命歷史檔案:主要是1945年至1949年在遼寧地區的中共中央東北局、東北行政委員會以及遼東、遼北、遼西、遼南、遼寧、安東省的黨和政府機關、群眾團體及其所屬機構形成的資料檔案。其內容反映了中共建立前共產黨及人民政權機關在遼寧地區進行共產黨以及其政權建設等情況。
- 東北大區檔案:由東北行政委員會(東北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全宗組成,檔案涵蓋時間範圍自1946年機關成立至1954年機關撤銷止。
- 建國後省級檔案:為中共建國後省級黨政群機關檔案,檔案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文教、衛生、民政、司法、黨務、群運等方面。
徵集/合作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