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9/17 (三)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南方.島嶼.人文」特展

發佈日期 2025年6月11日
撰文、圖/臺史所檔案館

「南方.島嶼.人文」緣於臺灣四周環海,地處東西交會、南北串連的樞紐位置,位於北半球偏南,屬副熱帶與熱帶氣候區,在物種生態及風土民情上,與南方熱帶島嶼有諸多往來交流。本展聚焦南方與熱帶性的多重意涵,分為三大展區:「福爾摩沙縱橫行」、「島嶼臺灣特有種」、「文藝南國真善美」。邀請觀者循著海浪之音,登上島嶼陸地,經由環島巡演,探尋昔日人文盛況。

*
新增專題選粹「從石門古戰場走入牡丹社事件」,深入瞭解旅人沈葆楨來臺之因
2013-09-12 發表

本次時空旅行特展的十位旅人之一,沈葆楨(1820-1879)於1874年牡丹社事件時,被清廷指派為欽差大臣來臺交涉與備戰。經歷此事件,沈葆楨深覺應積極整頓臺灣,以澄清吏治、加強海防、開山撫「番」、收攬民心為善後之策。

牡丹社事件可謂影響清廷改變治臺方針的重要轉折,而事件中發生激戰的石門古戰場,在戰後被屏東縣政府列為當地十大景點之一。除了紀念碑上「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的文字,透露當年牡丹社人奮勇抵抗日軍攻擊的心境外,就當時臺灣的歷史氛圍有何意涵?大清帝國、臺灣、日本三者之間又產生了何種關係?何以位於臺灣最南端的牡丹社人會遭受日軍的攻擊?邀請您一同「從石門古戰場走入牡丹社事件」,深入了解該事件發生的源由。
此外,時空旅行特展也特別展出,當時沈葆楨派遣部屬在臺灣調查與繪製的36幅番社風俗圖與臺灣全圖1幅,藉由畫工畫筆的描繪,讓朝廷認識臺灣這塊島嶼的族群內涵與地理輪廓,以作為治理臺灣的參考資訊。歡迎蒞臨觀展指教。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