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3/29 (五)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讓言論走向公眾─從新民會到臺灣新民報

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健將之一楊肇嘉曾謂:「報紙與議會是促進社會文明與發達的兩大動力。」辦報與爭取設置臺灣議會,正是臺灣文化協會兩大核心要務,足以代表文協以非武裝抵抗殖民差別統治之主張,並對臺灣民族意識之啟蒙影響深遠。 2021年適逢臺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周年,本館特以日治時期臺灣人唯一自辦的報紙-《臺灣新民報》為展示主題,精選檔案典藏的個人文書、圖像資料、日記、旅券等特色史料,回顧日治時期臺灣人辦報之緣由,以及如何透過辦報振聾發聵,啟迪民智,提振民族士氣,讓言論走向公眾,呼應文化協會「助長臺灣文化發達」之成立目標,開啟臺人爭取民主自由之新頁,立足臺灣,放眼世界!

*
我的生活經驗分享(流轉年華特展系列活動)
2011-06-28 發表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舉辦「流轉年華─臺灣女性檔案百年特展」(現假院內人文社會科學聯合圖書館二樓展出,至 10 月 31 日止),展出檔案館典藏中與女性相關珍貴、獨特的文書檔案。藉由形式多樣、內容多元的數位典藏成果,回顧臺灣女性蛻變的軌跡與美麗的身影。

繼前次婦女史研究學術座談後,再舉辦第二場生活座談,特邀請莊淑旂、陳秋月、陳瑳瑳、劉秀華、洪淑女等五位女性主講人,分享其豐富生活經歷。歡迎各位踴躍報名參加。
座談主題:我的生活經驗分享
  • 時間:2011 年 7 月 20 日(三)
  • 地點: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802 室(人文館北棟 8 樓)
  • 主持人:許雪姬 研究員(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座談會流程暨主講、與談人簡介
09:30-10:00     與會者報到
※上午場次※
10:00-10:05     所長致詞
10:05-11:35    
主講人 莊淑旂 女士
  1920 年出生,臺北人。從小耳濡目染熟習傳統醫學,1951 年取得中華民國中醫師資格,1954 年赴日留學,1961 年獲日本慶應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兼擅中西醫,取兩者之長,致力尋求防癌之道。在日本行醫多年,醫好許多病患,為全日本家喻戶曉的名人。1988 年在臺灣成立青峰基金會,推廣自創的「防癌宇宙操」,教導人們健康的生活及飲食觀念,強調「預防重於治療」、「今天的疲勞今天消除」。
與談人
游鑑明研究員
任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專長:近代中國與臺灣婦女史。
主講人 陳秋月 女士
  1925 年出生,臺南善化人。善化公學校高等科畢業,19 歲時通過考試,參加第二回海外看護助手派遣隊,1944 年 3 月前往香港,在香港陸軍醫院外科服務,1945 年 5 月回臺,12 月與蘇哲夫結婚,婚後相夫教子。次子蘇顯達為著名小提琴家。
與談人
許雪姬研究員
任職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專長:清代臺灣制度史、臺灣家族史、日治時期臺灣人的海外活動與對戰後的影響。
主講人 陳瑳瑳 女士
  1920 年代出生,臺北人。父親為板橋林家林熊光總管陳振能。建成小學校、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畢業。1947 年 11 月至 1953 年 7 月擔任臺大中文系事務員。1977 年一家遷居臺北青田街,2003 年起從事再造青田街歷史街區活動。夫為黃天橫。
與談人
張隆志副研究員
任職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專長:臺灣社會文化史、平埔族群史、比較殖民史。
11:35-12:30     綜合討論
12:30-14:00     午餐時間、參觀檔案特展(請參加座談會來賓提前 15 分鐘入場)
※下午場次※
14:00-14:05     所長引言
14:05-15:05    
主講人 劉秀華 女士
  1921 年出生,臺南人,劉瑞山的五女。臺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日本女子大學家政科畢業。1944年 3 月 4 日,劉秀華與臺中清水人楊基銓(1918~2004)結婚。現為國際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與談人
吳叡人助研究員
任職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專長:比較政治、政治理論、亞洲民族主義研究、臺灣政治史、臺灣政治思想史、日本近現代政治史及政治思想史。
主講人 洪淑女 女士
  1944 年出生,雲林北港人,空中行專畢業。已故省議員蘇洪月嬌的么妹。曾任桃園縣第十一屆縣議員、總統府顧問。其夫呂國民被以「叛亂罪」二條一,死刑起訴,被判 15 年定讞,坐牢 10 年後獲釋。在獄中,兩人間的書信即將出版。
與談人
曾品滄助研究員
任職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專長:臺灣史、物質生活史。
15:05-16:00 綜合討論
16:00-17:00 茶點時間、參觀檔案特展
聯絡窗口:
本活動僅開放網路線上報名。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