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11/20 (四)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從石門古戰場走入牡丹社事件

發佈日期 2013年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李品慧

牡丹社事件中的石門古戰場,在戰後被屏東縣政府列為當地十大景點之一。(圖1)除了紀念碑上「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的文字,透露當年牡丹社人奮勇抵抗日軍攻擊的心境外,就當時臺灣的歷史氛圍有何意涵?大清帝國、臺灣、日本三者之間又產生了何種關係?何以位於臺灣最南端的牡丹社人會遭受日軍的攻擊?接下來隨著「時空旅行」特展旅人-沈葆楨的腳步,走入石門古戰場,探尋牡丹社事件發生的源由,瞭解沈葆楨來臺善後與建設的歷史背景。
*
檔案館新開放文書:秋惠文庫所藏文書
2024-06-20 發表

本宗〈秋惠文庫所藏文書〉,主要為清朝、日治時期古文書,時間自乾隆31年(1766)至明治36年(1903),內容包括岸裡社與貓羅社等與官方往來的通事文件;宜蘭礁溪與頭城的土地契約文書,交易對象包括淇武蘭社與奇武荖社等;乾隆年間新港文書、嘉慶年間學照與臺灣臺北城圖;清代雲林建縣築城與中部地區招墾相關文件,包含陳世烈雲林八景文、陳上達履歷相關文件,以及南投地區及雲林縣城地圖等。文書檔案目錄已開放於「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歡迎查詢及到館調閱影像。 
 

同治3年11月林合發承買英賣田所立杜賣盡根招墾田契字
本件為淇武蘭社水田托中賣予漢人林合發,契書蓋有手模及印記,呈現宜蘭地區開墾過程中,漢人與當地原住民社群的土地交易。
資料來源:〈同治3年11月林合發承買英賣田所立杜賣盡根招墾田契字〉,《秋惠文庫所藏文書》(T1092),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乾隆47年3月謝宗揚承買投仔達等賣田所立杜賣契字
本件為漢字、羅馬拼音字對照寫成之雙語新港文書。蔴荳社南勢婦投仔達等人將坐落番仔橋埤內的田地,托中賣予謝宗揚。
資料來源:〈乾隆47年3月謝宗揚承買投仔達等賣田所立杜賣契字〉,《秋惠文庫所藏文書》(T1092),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林圯埔雲林舊縣城地圖
地圖以林圯埔雲林舊縣城(今南投縣竹山鎮境內)為中心,此處由第一任雲林知縣陳世烈奉命建造,作為雲林建縣縣治所在。地圖上繪有縣城周邊山脈、水文、村落、地界及原住民社群位置。
資料來源:〈地圖及公文書〉,《秋惠文庫所藏文書》(T1092),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