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4/26 (五)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從石門古戰場走入牡丹社事件
牡丹社事件中的石門古戰場,在戰後被屏東縣政府列為當地十大景點之一。(圖1)除了紀念碑上「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的文字,透露當年牡丹社人奮勇抵抗日軍攻擊的心境外,就當時臺灣的歷史氛圍有何意涵?大清帝國、臺灣、日本三者之間又產生了何種關係?何以位於臺灣最南端的牡丹社人會遭受日軍的攻擊?接下來隨著「時空旅行」特展旅人-沈葆楨的腳步,走入石門古戰場,探尋牡丹社事件發生的源由,瞭解沈葆楨來臺善後與建設的歷史背景。
*
「鬼界之島」

顯然是萬能的神,因我們的犯罪,要用一個接著一個而來的很多可怕的災難,對我們顯示祂公義的處罰,不過我們對祂會再施下祂的憐憫仍然充滿希望。

1654年7月21日《熱蘭遮城日誌》

1624至1662年屬荷蘭治理臺灣時期,代表荷蘭政府出兵和建立殖民地的「荷屬東印度公司」,在今臺南安平區建造熱蘭遮城(Zeelandia)作為貿易根據地。東印度公司為確實掌握殖民地,要求各分據點逐日記載殖民地大小事件,經巴達維亞轉送回荷蘭,這些以荷蘭文撰寫而成的紀錄,其中與臺灣相關的史料,現稱《熱蘭遮城日誌》。其中,1629至1662年的日誌內容中有多筆臺灣各地與原住民部落發生熱病、天花、腹瀉等疫病與病徵紀錄。如1654年7月21日的日誌記錄「在大員和赤崁,熱病(hete koortsen)猖獗,以致日常有很多人死亡,甚至從那新造的普羅岷西亞城堡,光是今天就有六個士兵,病得很嚴重地被送來此地的醫院。

明清臺灣地方志書多將本地風土環境描述為充斥「瘴氣」、「瘴癘」,並視其為導致疾病盛行的原因。1697年,郁永河由福建來臺採硫磺,他由府城(臺南)北上前,府城的官員和友人對他說:「君不聞雞籠、淡水水土之惡乎?人至即病,病輒死。」他帶上朋友贈送的「丸散藥及解毒辟癘諸方」北上,到達淡水後沒幾天就體悟了「瘴癘」之苦。1874年,日本政府因牡丹社事件出兵近6千人征臺,卻爆發「臺灣熱」流行。在日軍駐臺的兩百餘天中,因戰事死亡的只有8人,卻有3百餘名因病死亡,當時造成最多的死因「弛張熱」,即為今人稱之的瘧疾。回應日本出兵,清廷後續決定採取「開山撫番」政策,致力開發臺灣東部。在開山的過程中,許多人因「積勞染瘴」而死。1884年10月,清法之役中登陸基隆的法軍近1千9百名,因染病死傷嚴重。至1885年1月,能夠戰鬥的兵力降到不足1千人。

1895年5月,日本派兵以武力接收臺灣的過程中,「熱病」也如野火蔓延至整個軍隊;連帶領近衛師團來臺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都在接收過程中染疫身亡。至12月為止,3萬1千餘名病者中有4千6百餘名死於疫病。日本政府除了致力於加強軍隊內部的疾病控制外,尚未著手臺灣的衛生治理。日本史學評論家、政治家竹越與三郎,在其宣揚殖民政績的著作《臺灣統治志》(1905年出版)中,描寫臺灣衛生境況時,提到日人在臺患病的高死亡率,以及部分適應不良返國之日人多感嘆臺灣衛生環境不佳,將臺灣視為「鬼界之島」。


圖1-1:澎湖孤拔將軍之墓(右)
圖1-2:千人塚(左)
1885年清法之役時,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拔率軍攻打澎湖,其於占領馬公城後不久,與眾多士兵患病而亡,遂立孤拔衣冠塚與部屬等墓碑。1895年4月,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前,日本已先行派兵攻佔澎湖。日軍進占澎湖之際,氣候已逐漸炎熱,飲水又缺乏,遂引發傳染病肆起。歿者約9百餘人,合葬於「千人塚」。(圖1-1,〈費邁克集藏〉,影像號:T0203P0022_01_1527-001;圖1-2,《臺灣寫真帖》,影像號:A0166_00_00_0090_a01-0001)


圖2 三好德三郎回憶錄中渡臺初期的社會情況
茶商三好德三郎於1899年4月初來臺時,除了鼠疫、瘧疾大流行,還需面臨強風豪雨,電報通信設備不足、無電燈可使用。在攝氏32.2度的炎熱時分,「店舖裡掛著許多大型煤油燈,大家就在這種煤油燈熱與氣候熱交相進逼下做生意。當時的臺灣還真是不叫人喜歡。然而如果未感受過當時的這種氣氛,我想也就不能理解真正的臺灣氣氛。」(圖2,〈三好德三郎文書〉,影像號:T0875_0003-0024)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