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3/29 (五)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百年發聲.三十而立—設所30年紀念特展

2023年適逢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創設三十週年,亦是《臺灣民報》創刊百週年,兩者的設立皆是臺灣人自覺、進而發聲,以及凝聚共識的重要歷程。本展覽以「百年發聲」、「三十而立」兩個主題,精選典藏的日記、報紙、舊籍、手稿與照片,回顧百年前的1920年代,臺灣人如何透過發行報刊將思想和言論推及公眾,為追尋改變的信念埋下種子。進而透過臺史所之成立與發展,探索戰後臺灣從戒嚴之桎梏走向尊重多元,以及臺灣史從學術邊陲發展為嶄新史學領域之歷程。

*
路是人走出來的

撰文: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 翁佳音 助研究員

一、一張臺南到臺北交通路線表

知道荷蘭臺灣末代長官揆一史事的讀者,通常連帶會知道他有個死對頭:花碧和(Nicolaes Verburch)。花碧和是荷蘭得爾福(Delft)人,來亞洲就職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經歷主管、商館館長,1649年7月被任命為臺灣長官,1653 年12月離臺回巴達維亞城,翌年升任巴城東印度評議會常務議員,1667年9月再昇至總經理(director-generaal)。花碧和擔任臺灣長官期間,為了政治事務問題,與教會牧師之間鬧得非常不愉快;揆一當時為副長官,卻站在教會這一邊。雙方還吵到驚動巴城當局派特別專員來調查,心結難解。揆一升任長官後,獲有鄭成功欲攻打臺灣的情報,屢次向巴城請求增加兵力與修築防禦工事經費,但他的政敵花碧和已是巴城常務議員,有影響力,所請往往被拒絕。因此,揆一後來出書《被遺誤的臺灣》,對花碧和屢有怨懟之言。

雙方誰是誰非,不是我要評論的對象。這裡要說的是花碧和當長官時,算是荷蘭時代臺灣史的晚期,殖民統治制度已有一定規模,他後來寫了一份全臺政情報告, 是瞭解當時臺灣政治、社會與族群的重要史料,有機會我再做介紹。本文要介紹的是他在署期1650年10月31日,寄送給巴城范德來(C. Van der Lijn)總督的廿九文件中, 第十九號文件題名為「由臺灣走陸路至北部淡水所經番社、所費時間備忘錄」 ,為方便記憶起見,我通常稱它為「1650年臺灣至淡水道里記」。這可是臺灣第一張南北交通旅程表,值得討論。

讀者又先得忍受我也討厭的繁瑣史地考證。畢竟,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目前以難突破,其中之一因仍在於荷語地名、社名未系統性考訂,致使讀荷蘭時代,猶如讀異國之史。所以,忍耐閱讀仍屬必要。為方便讀者計,我將原檔與排字,同時置於下;讀者最好不要跳讀,若耐著性子看,你會發現,原來,所謂的「古」荷蘭文,其實沒那麼怪,沒那麼神秘。

原件影本

 

*

【圖一】

(1)Eerst van Taijouan over Sinckan tot in Mattauw.................................. 1 dagh

(2)van Mattauw op Tilossen........................................................................ 1 ditto

(3)van Tilossen naer Dalivo.......................................................................... 1 ditto

(4)van Dalivo op Dovalj............................................................................... 1 ditto

(5)van Dovalj in Torckara............................................................................ 1 ditto

(6)van Torckara over Darida off Middach naer Goemach...................... 1½ ditto

(7)van Goemach over Kalika Toemal tot in Daridan.................................. 1 ditto

(8)van Daridan in Bockael, ofte Poekagh.................................................... 1 ditto

(9)van Bockael naer Perkoetsij..................................................................... 1 ditto

(10)van daer op Tamsuij.............................................................................. 1 dit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ijsens 10½ daegen

荷語交通路程表漢譯

「1650年臺灣至淡水道里記」

(1)Eerst van Taijouan over Sinckan tot in Mattauw................................. 1 dagh

先由臺灣【臺南安平】經新港社【臺南新市】入麻豆社一天

(2)van Mattauw op Tilossen....................................................................... 1 ditto

從麻豆社上往諸羅山社【嘉義市】一天

(3)van Tilossen naer Dalivo........................................................................ 1 ditto

從諸羅山社往他里霧社【雲林斗南】一天

(4)van Dalivo op Dovalj............................................................................. 1 ditto

從他里霧社上往肚猫螺社【雲林西螺①】一天

(5)van Dovalj in Torckara........................................................................... 1 ditto

從肚猫螺入大突社【彰化二林、溪湖一帶,考訂②】一天

(6)van Torckara over Darida off Middach naer Goemach..................... 1½ ditto

從大突社過大肚南社【台中大肚】往牛罵社【台中清水】 一天半

(7)van Goemach over Kalika Toemal tot in Daridan.................................. 1 ditto

從牛罵社過加志閤談文【考訂③】入Daridan 【考訂④】一天

(8)van Daridan in Bockael, ofte Poekagh.................................................... 1 ditto

從Daridan入竹塹社【考訂⑤】一天

(9)van Bockael naer Perkoetsij.................................................................... 1 ditto

從竹塹社往南崁社【桃園南崁,考訂⑥】一天

(10)van daer op Tamsuij.............................................................................. 1 ditto

從當地【南崁】往淡水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ijsens 10½ daegen
行程共計十天半

二、地名考訂

旅程表中的荷語拼音番社,如Sinckan(新港)、Mattauw(麻豆)、Tilossen(諸羅山),以及Dalivo(他里霧)、Goemach(牛罵)等社,早已為研究界共識,指涉地點殆無疑問。至於第(6)的「Darida,一名Middach」,我好幾年前就證明是指臺中縣著名大肚王居住之地,即大肚南社,在臺中縣大肚鄉內,學術界也無異議。但以下所列番社,以及它的確實範圍,能道出所以然的研究者恐怕不多,有必要再說明一下:

①Dovalj:其他文獻又拼寫成:Dobale,有大、小Dobale社之分,根據《臺灣城日誌》所述,可清楚判定是清代東、西螺社的活動範圍,地區大約在今濁水溪中游南北兩岸,即雲林西螺,以及彰化二水、田中一帶。不過,漢語文獻並無相似對譯音的番社,我姑且以閩南話音譯成「肚猫螺(Tō‧-bâ-lê)」。有趣的是,番社規模小的「大肚猫螺」又名「東肚猫螺(Dobale Bajen)」社,即「東螺社」;大社的「小肚猫螺(Kleyn Dobale)」,通常被稱為肚猫螺社。 換句話說,表中的肚猫螺社,就是今天雲林西螺。

②Torckara:荷蘭文獻亦拼成Turchara、Douroukarra、Turckara等等,此區又另有一名字:Taytoet(大突),今彰化二林、溪湖都有「大突」的舊地名。進而,Torckara音近「趙甲Tiokah」、「斗六甲Táo-lak-kà」,這兩個古老地名在舊濁水溪下游兩岸,彰化二林鎮與鄰旁的埤頭鄉如今仍存此名。要而言之,Torckara,大致是指以二林為主的地點。

③Kalika Toemal:又拼寫成Calicautomael,此番語地名,是由Kalika與Toemal兩字合成。Kalika,時而被拼為Calikas / Calicar/ Kalican / Kalikau,據《臺灣城日誌》,此地區在臺中牛罵社(清水)之北,有五、六社,分佈於南崁至大肚王轄區約25荷里之間; Toemal,亦寫成Tommel, 與Kalika一樣,都可確定在苗栗縣境內。清代文獻或舊地名中,亦可在苗栗縣內找到對音番社或地名:即苗栗市內的嘉志閣、加志閣(Kalika)社,與造橋鄉的談文(Tommel)。然而,如此考訂,並不等於說表中的Kalika Toemal就是苗栗市與造橋談文,這不符合特定地點的稱呼法。荷蘭文獻中的苗栗縣內番語地名,被文史研究者忽視與誤解之處還不少,必須進一步實證研究。譬如,通霄鎮,舊地名叫「吞霄(Thun-siao)」,在荷蘭文獻被拼成Calicaroutschiou / Kalikarousout,又名Roetchiouttumal,「吞霄」是音譯自Routschiou或Roetchiout。奇特的是,它的接頭詞或接尾詞,分別為Kalika、tumal,可見這兩字有其番語意義,猶待語言專家解謎。無論如何,表中的Kalika Toemal為一特定地點,若從當時步行速度來推測,現在通霄鎮的可能性相當大。

④Daridan:此番社也被拼寫成:Darradau / Daradau / Doridau,到底指哪裡,我迄今尚未完全確證。不過,若從此表行程,參照後來清代舖舍道里(官道)之記載,則十之六七可推定應該是苗栗竹南鎮崎頂,古地名「老衢崎」之處。由此處進入竹塹新竹市,山路難行,費時一日並不奇怪。

⑤Bockael:一名 Poekagh,此兩地名,另有拼音為Poucal,位於竹塹溪(riviere van Texam,今頭前溪)旁,離海岸不到半荷里(三公里多), 所以,毫無疑問,此地是現在的新竹市。

⑥Perkoetsij:又有拼寫成Parricoutsie、Percoutsy,荷蘭文獻屢次記載此地又名「南崁(Lamcam)」。同一地點有兩種或以上的相異稱呼,原因在於不同語族有各自的地名叫法,Perkoetsij是番語,是當地原住民的慣稱。當時,住在臺南的荷蘭人與漢人外來民族,卻管叫它作「南崁」, 意味淡水河南邊的山崕之處。桃園南崁在荷蘭時代可也是熱鬧之區,這裡姑且按下不表。

三、南北交通路線

經上述枯燥考訂後,我們大概可明瞭,此表在紀錄從臺灣城(熱蘭遮城,即安平古堡)出發,應該是先搭舢舨之類小船,橫渡寬約三、四公里的臺江內海,在臺灣省城(即:普羅文遮,荷語Provintia原意是省區,等於英文的Province)登岸,然後由赤崁樓一帶上路,經新市、麻豆再到諸羅山嘉義市。然後,過雲林斗南到西螺,接著從西螺越溪走彰化二林,再渡溪經臺中大肚,抵達清水牛罵頭。之後,由清水啟程強渡險急的大甲溪,經苗栗縣通霄一路至竹南鎮的崎頂,入新竹市竹塹社,然後走到桃園南崁,北上往淡水。

十七世紀中荷蘭時代的這條臺南到臺北舊大路,與同世紀末清代北路官道、大路,後來的台一線縱貫省道,路線大致相差不遠。 由新市鄉(新港社)路過麻豆到嘉義市這一段路,表中未言明經過哪些社,據荷蘭文獻, 可判斷是先走目加溜灣(Boclovan,臺南善化),然後經麻豆社的水堀頭繼續北上過臺南東山鄉哆囉嘓社(Dorcko)而抵嘉義市。不過,這條荷蘭時代舊大路,在彰化縣內的路線卻與清代不太一樣。清代這段路,由西螺渡溪後朝東往我的家鄉二水,再繼續走社頭(大武郡社,Tavocol)往彰化市(半線社,Passoua),之後才到臺中大肚,也許可比喻說成是山線大路。但如表中(5)「從肚猫螺入大突社」所示,復如上述考證,顯然荷蘭舊大路從西螺進入彰化縣境後,是朝埤頭、二林沿海岸行走往大肚,或可謂是海線之路。

走筆至此,我似乎有義務對我出身的彰化縣,為何在十七世紀會有山海路線交替之問題,提出一個可供討論的解釋。我認為其中關鍵,在於當時社頭大武郡社鄰旁的山區盛產供築屋、造船的木料,不待統治者施捨「建設」,民間產業道路自然應運而生。通常,「臺灣開發史」讀物會告訴我們,嘉義以北地區往往是「杳無人煙」,要到清康熙末期,即十八世紀之後才開始熱鬧「開發」。然而,荷蘭文獻與檔案卻提供我們另一值得反思的歷史風貌。

荷蘭文獻中,大武郡社(Tavokal)隸屬二林區(Takais district), 在1640年代後半期即被劃分為一贌(承包)區,南投縣的南北投社也包括在內,漢人贌商或社丁(congsia)在此區公開或「非法」活動無可避免。果不其然,1660年3月東印度公司評議會會議記錄中,即記載有人假藉漢族臺灣人地主大頭仔三舍名義,在大武郡及南投信義鄉(Sivokon)山區從事伐木。

也就是說,十七世紀五、六○年代間,彰化社頭沿山一帶已有「合法」或「非法」伐木產業。其後明鄭時代、清初情形如何,雖乏文獻可徵,但築屋、造船木料的強烈需求依然存在,很難想像十七世紀後半葉社頭一帶又成廢墟,只存羊腸鳥徑,人跡不至。1714年至1719年任諸羅縣知縣的周鍾瑄,提到臺南官方造船或修船勞民傷財時,說:

估修船料,悉取材於大武郡社。山去府治四百餘里,鋸匠人夫日以數百計…每縣約需車四百輛,…合計三縣共派四千有零。…至重料悉派番;內中如龍 骨一根,須牛五十餘頭方能拖載,…一經興工,番民男婦,日夜不甯。計自山至府,若遇晴明,半月方至,此為番民之苦…

十八世紀初,臺南府城西岸造船廠一旦開工,彰化社頭一帶便每天有好幾百名師傅、工人入山鋸木,連帶地,附近番民老百姓也得義務勞動,數以千輛計的牛車往返其間,山線大路熱絡景象,彷彿眼前。十七世紀末期,清代北路大道彰化段由海線轉移山線,應與此政治經濟背景有關。

我們再回到荷蘭語的「臺灣至淡水道里記」,表中說臺南到臺北一共費時十天半。十七、八,甚至到十九世紀前半葉,臺南府城到淡水,若無惡劣天氣,行人通常九到十一、二天即可抵達。 顯然,三百多年間,臺灣南北交通,有一貫的穩定結構。

四、路,還是臺灣人走出來

最後,說不定這枚交通表會引發讀者思想一個問題:這條南北交通舊大路,是不是荷蘭人所修築?畢竟,臺灣歷史總是少不了歷代政權「經營與建設」的章節。荷蘭人在臺南安平古堡附近外,確實曾驅使漢人造橋鋪路,我在〈大橋故事〉一文已略微提及。此外,1653年左右,東印度公司也在據稱是全臺最肥沃的普特曼斯農區(Putmans polder),建造一條新路; 這條路,就是由臺南市東門往歸仁鄉長榮大學一帶的舊大路。不過,我還是得提醒讀者:路,通常是番或人走出來的,不應動輒歸功統治者。

例如,我曾見過有文章寫說西班牙人佔領雞籠、淡水後,曾於1632年開築由淡水沿基隆河到汐止,越山經暖暖而至雞籠的道路。這是誤會,西班牙史料僅是記載當年西班牙士兵們「發現」了這條路。 1646年初,荷蘭東印度公司下級商務員凱薩(C. Caesar)率領四百多人由屏東枋寮越山到臺東、花蓮攻打原住民兼進行探金之長征。 這條四百多名人員橫越原本存在的古徑,經考證後,可確定是與後來稱為「浸水營古道」之路大致相同,但臺灣史地書通常把開路功勞,拱手奉送給兩百二十多年後的大清中國英明官僚沈葆楨,古道年齡因而嚴重縮水數百年。

這條 1650年左右的荷蘭時代南北大路,赤崁樓至新市,甚至到麻豆的路段,也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驅使原住民、漢人修築;然而,公司在臺重心畢竟在貿易,軍力十分單薄,恐怕無能力強迫臺灣人鋪造麻豆以北的兩、三百公里之路。路,應該是臺灣番人在漫長歲月中走出來,蹊久自成徑。又如本件標題所示,這條交通路線是沿著主要番社北上,反過來也暗示各社之間,自古以來即有路可通,未必各社老死不相往來。

翁佳音(民96)。路是人走出來的:十七世紀中葉台灣島內南北交通路線表。歷史月刊,232,33-38。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