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約接收
1895年3月起,清廷代表李鴻章與日本代表伊藤博文於下關展開5次談判,直至第3次談判起,內容才涉及臺灣歸屬。4月17日雙方於春帆樓簽定《馬關條約》,第2款條文為「中國割讓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群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6月2日,臺灣首任總督樺山資紀與清廷代表李經方於基隆外海完成臺灣交割事宜,自此,臺灣與澎湖依約成為日本之疆土。 1895年清國降和使於下關談判圖
檔案來源:戰役浮世繪,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李鴻章與伊藤博文在日本下關議和會議,左圖由日本發行的圖繪,描繪在談判過程中,清楚看見窗外日軍艦隊在海上整裝出征的境況。
1895年李經方抵達橫濱丸辦理臺灣交接
檔案來源:《臺灣治績志》(井出季和太著,臺北市:臺灣日日新報社,1937年出版),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1895年清國代表李經方與日本代表伊藤博文所簽清日臺灣授受條約文
檔案來源:臺灣博物館典藏 清、日兩國原預定於臺灣本島辦理交割,應清國代表李經方要求,日本代表樺山資紀(首任臺灣總督,1874年領日軍侵臺)派出小艦接至橫濱丸,雙方於基隆外海完成交割。
新領地臺灣新地圖
檔案來源:《征臺軍凱旋紀念帖》(遠藤誠編,東京:裳華房書店、遠藤寫真館,1896年出版),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 日本對於新領地調查詳盡,圖中便列出砲臺、電信線路、將來縣廳和支廳設置之地,以及各地著名之物產,如米、糖、茶、樟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