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4/20 (日)

本日不對外開放

*
日治時期傳染病與衛生教育圖像資料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

大正8年(1919)夏、秋兩季,全臺爆發霍亂流行病。其中以臺北地區的疫情最為嚴重,死亡率高達80%。日本殖民政府提出諸多防護措施,如海港檢疫、隔離實施、衛生宣導、交通管制等,大正8年9月下旬(1919),臺北廳的霍亂疫情逐漸平息。本專題特別挑選大正年間臺灣的流行疾病因應措施,以及衛生教育推展情形為主題之圖像,提醒臺灣社會對流行疾病應有的防治觀念。

*
標題:新開放《貿易》等五種經濟、金融相關期刊
2012-10-18 發表

日治時期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本回開放《貿易》、《商工經濟》、《新經濟》、《臺北卸物價調》、《臺灣金融經濟月報》等期刊五種,總計篇目共2,337筆,4,482頁影幅,收錄內容均與經濟課題相關,簡介如下。

 

 

 

貿易係日本貿易協會於1916年以月刊形式發行,開放篇目571筆,合計共621頁影幅。本資料庫收存首期為1940年6月刊行的第40卷第2號,最末號係1944年6月出版的第44卷第2號。本誌雖以貿易作為刊名,但收錄內容並不僅限於貿易的課題,廣泛蒐羅了時局、產業、資源、人口等相關文章與評論。

 

 

 

 

 

 

 

 

商工經濟由東洋出版社發行,開放篇目315筆,計有1,206頁影幅。本資料庫收錄首卷為1941年2月出刊的第11卷第2號,1944年7月刊行的第17卷第7號,為本刊的最末一號。內容刊載經濟政策、經濟問題、國際關係等課題,並附有東京商工會議所刊行目錄及該所圖書館新到館藏之目錄資料。

 

 

 

 

 

 

 

 

 

新經濟由新經濟社於1942年創刊,開放篇目598筆,535頁影幅。1943年1月發刊的第3卷第1號,係本資料庫收錄之首號,同年12月刊行的第3卷第22號為最末一號。由於本誌係屬戰時出版刊物,除國際局勢、戰事現況為必然的關注焦點外,所收錄之文章多以經濟統制政策、生產與增產為主題。

 

 

 

 

 

 

 

 

臺北卸物價調(臺灣金融經濟月報)臺灣銀行調查課編輯,以月刊形式發行,昭和4年改名為《臺灣金融經濟月報》,開放篇目853筆,共2,120頁影幅。本資料收錄首號為1928年1月刊行的第23號,1929年9月的出刊第42號為最後刊本,及改名後1937年1月出版的第87號,末刊為1944年1月刊行的第170號,。本誌主要刊載財界紀事、市況與物價統計調查、財界錄事、各地經濟事情、專文及各類統計數據,提供金融經濟方面的相關參考數據產業資源等。

 

 

 

 

欲知更多舊籍,歡迎舊雨新知連線至「日治時期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查詢。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