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12/07 (六)

本日不對外開放

*
由館藏看日治臺灣醫學教育的建立與醫師的養成

發佈日期 2018年7月23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謝明如

清領時期,近代西方醫學尚未普及之際,傳統漢醫屬「中九流」之一,社會地位不高,醫生取得優勢地位,乃係日治以降,近代系統性醫學教育建立後才出現的現象。欲瞭解臺灣近百年來醫生社會地位之變遷,首先需瞭解醫師養成之經緯。究竟臺灣醫學教育制度如何奠定?其教學內容為何?現在就讓我們以珍貴的館藏,一窺日治時期醫學教育的風貌。

*
徵集散佚海外珍藏暨國際合作實務工作坊
2008-09-04 發表

本所執行國際數位內容整合與合作計畫,為有效達成「建立國際合作網路,以徵集散佚海外之珍藏資料」之目標,訂於9月25日(星期四)舉辦本工作坊,透過計畫群實務經驗之分享與交流,蒐集研擬國際交流最佳模式參考資訊,以建構一套整體性的「國際數位內容整合與合作發展藍圖」。

  • 活動名稱:徵集散佚海外珍藏暨國際合作實務工作坊
  • 活動日期:2008年9月25日(星期四)
  • 活動地點: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802會議室
  • 主辦單位: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 國際數位內容整合與合作計畫
    • 國際數位內容整合與合作發展藍圖計畫
活動議程
時間 議程
09:30-09:40 開幕式
1.主持人致詞
09:40-10:00 2.國際數位內容整合與合作計畫(核心計畫)報告
10:00-10:20 休息
10:20-11:50
第一場
人文多樣性國際合作實務
主持人 發表人 所屬計畫
許雪姬 1.馮明珠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藏明清輿圖類文獻數位計畫
2.胡家瑜 臺灣民族學藏品資料跨國研究與交流計畫
─大英博物館民族學部門「臺灣收藏」
3.張圍東 國家圖書館古籍文獻國際合作數位典藏計畫
4.廖泫銘 國際數位內容整合與合作計畫(歷史空間圖資)
5.鍾淑敏 國際數位內容整合與合作計畫(檔案文獻)
討論與交流 (15min)
11:50-13:30 午餐
13:30-15:00
第二場
生物多樣性國際合作實務
主持人 發表人 所屬計畫
謝長富 1.楊宗愈 重建臺灣失落的維管束植物模式標本
2.王雅諄 臺灣植物資料庫國際合作計畫
3.詹美鈴 重建臺灣失落的昆蟲模式標本
4.林永昌 尋回散佚於海外之臺灣魚類標本與文獻資料
5.李彥錚 國際數位內容整合與合作計畫(臺灣生物資源)
討論與交流 (15min)
15:00-15:20 綜合討論(經驗分享)
  賦歸
主持人及發表者名單:(按姓氏排序)
  1. 主持人
    •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 謝長富/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2. 發表人
    • 王雅諄/國立臺灣大學植物學研究所
    • 李彥錚/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林永昌/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胡家瑜/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 張圍東/國家圖書館特藏組
    • 馮明珠/國立故宮博物院
    • 楊宗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學門
    • 詹美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昆蟲學門
    • 廖泫銘/中央研究院計算機中心
    • 鍾淑敏/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