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9 發表 |
桃園大溪林維龍家族所屬之梅鶴山莊,位於三層頭寮地區,今桃園市大溪區福安里,由林圻海(登雲,1815-1888)於同治8年(1869)興建,並以北宋隱士林和靖「梅妻鶴子」之典故命名。梅莊建物具歷史意義,家族亦留存許多清代以來的珍貴文書。2018年底,梅鶴山莊族親會與木藝生態博物館、中央研院臺灣史研究所三方共同簽署合作數位典藏協議,其後陸續將文書交由臺史所調查團隊進行整編及數位化,今年(2022)正式上線開放。 林家祖籍為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第二十四世祖林邦興於嘉慶9年(1804)渡臺,其長子林登雲因擔任板橋林家林本源大嵙崁租館管事,協助管理土地及稅收等事,並參與陳集成墾號拓墾三層埔頭寮、尾寮、坑底一帶,逐漸累積財富,奠定家族基業。其後,林家逐漸在地化,大房林萬德長子林維龍(1870-1942)及家族成員積極參與地方宗教活動及慈善事業,建立社會網絡。此外,亦有家族人士擔任保正、甲長、庄長、區長、鎮長、縣議員、國大代表等職,頗具地方政治之影響力。 本批文書計402件,時間橫跨清末1854年至民國80年代,歷時約百年,但多集中於日治時期。文書主要產生者為梅鶴山莊大房林維龍(1870-1942)及其子林天蔭(1886-1961),少數則為旁支家族成員資料,檔案類型眾多,依性質與內容分為七大類:
梅鶴林家的家族史與地方史緊密交織、相互影響,其留存之家族文書不僅記載家族發展之經緯,亦為大溪地區發展史之重要線索。〈桃園大溪梅鶴山莊林家文書〉已開放於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歡迎連線查詢與到館閱覽。 ![]() 圖1 《集福延慶》係林家聘請風水師勘查梅鶴山莊所留存之文本,內含家屋平面配置圖、建物風水地理源考,為探討民俗風水學之珍貴史料。(影像號:T1100_032-0001、0003)
![]() 圖2 林家所存大正7年至大正14年大嵙崁支廳三層第拾七保「家長氏名簿」,連同「保甲經費賦課徵收簿」,為探究該地家戶組成及保甲組織之極佳史料。(影像號:T1100_004-0001、0003;T1100_145-0002)
![]() 圖3 林家收存「福建鄉試硃卷」一冊,展現林家由尚勇趨向崇文之變遷。書中收錄同治年間李騰芳福建鄉試硃卷,為大溪李家所未存。(影像號:T1100_294-0056、0057)
參考資料:顧雅文、李宗信、王麗蕉,〈大溪梅鶴山莊林家文書及其史料價值〉,《桃園文獻》11(2021年3月),頁93-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