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3/28 (四)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張振萬及岸裡社文書
近十餘年來,平埔族研究日趨熱絡,尤以岸裡社的研究累積成果較多。本所典藏「岸裡社文書」,共126件。年代以清乾隆34年(1769)為最早;日明治39年(1906)為最晚。透過本批文書,得以了解岸裡社人特別是其在翁仔社、社口庄等地的土地經營、地方開墾與埔漢族群關係,以及漢通事張振萬的家族歷史。
*
檔案館新開放文書:臺灣新民報社報刊史料
2021-11-11 發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自由、平等、民族自決等思潮衝擊當代青年,在日本東京的臺灣留學生深感故鄉「被殖民」之諸多問題,決定發起組織,凝聚改革力量。1920年1月,「新民會」正式成立,嘗試以組織化推展社會政治運動,並透過公開發行刊物《臺灣青年》啟迪民眾思想,建立社會共識,試圖以臺灣民族之立場發聲,爭取臺灣人政治社會地位之改善。

1921年10月,「臺灣文化協會」正式成立,政治社會運動之舞台漸由日本轉移至臺灣島內,為呼應內外時事與社會需求,並擴大刊物之影響力,1923年4月,《臺灣青年》編輯群另以白話漢文創刊《臺灣民報》,欲以「平易的漢文,滿載民眾的知識」。因執筆者多係受高等教育之知識青年,筆鋒犀利,論述精闢,頗受時人歡迎,被視為「三百五十萬臺人唯一的喉舌」。最初每半個月發刊一次,於東京印行,再設法移入島內銷售,1925年改為每周發刊一次,並於1927年7月獲總督府許可在臺發行,以「作為臺人唯一的言論機關」之姿持續在臺奮鬥。1930年更名為《臺灣新民報》,擴大組織編制,1932年獲准發行日刊,係當時日報市場中,唯一由臺人資本經營者。其後,發行量激增,報社規模、人力和設備日漸擴張,1934年增刊夕刊,拓展讀者群,並擴大島內至海外的通信版圖,在廈門、上海、大連、廣東、香港等處均設據點,每日發行量超過3萬份,超越島內「御用三紙」中的《臺灣新聞》與《臺南新報》。然而,隨著國際局勢緊張及日本軍國主義抬頭,1937年總督府宣布撤廢報紙之漢文欄,同時強化檢閱制度,《臺灣新民報》大受掣肘,承載臺人「輿論」之功能漸失,經營亦趨困難,海外據點陸續裁撤,最後僅存廈門支局。1941年被迫更名為《興南新聞》,內容多以戰況報導為主,幾與御用報紙無異。1944年3月,含《興南新聞》在內,島內較有規模的6家報紙被合併為《臺灣新報》,臺人自辦之報紙實質上歸於消滅。


圖1 從在東京發行之《臺灣民報》,到在臺印行之日刊《臺灣新民報》,象徵日治時期臺灣有志之士致力藉由媒體啟迪民智,為民族發聲,爭取民主自由之努力。(〈臺灣新民報社要覽〉,「六然居典藏史料」,LJK_03_08_0071848)

從《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到《興南新聞》,時間橫跨1923年4月至1944年3月,近21載,自創刊起算,距今已近百年。現存臺灣民報系列報刊主要集中於以半月刊、旬刊、周刊發行之年份,自1932年改日刊後之報紙,目前有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1933年6個月份,為目前海內外孤本,文化部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布為有形文化資產,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本館有鑒於此份報刊之重要性,近年來於海內外蒐集,挖掘出1938至1941年《臺灣新民報》,並匯整1941-1944年之《興南新聞》,將此唯一由臺灣人創辦的報紙彙集為〈臺灣新民報社報刊史料〉專題性全宗。

本次開放之報刊為1938至1941年《臺灣新民報》日刊,堪稱海內外獨家典藏。相關目錄及數位影像已全面上線,歡迎連線使用。


圖2 1932年4月15日《臺灣新民報》正式發行日刊,當日頭版係以漢文刊登來自總督及各界之賀詞。(〈臺灣新民報第0411號〉,「六然居典藏史料」,LJK_09_10_0011770)


圖3 1938年1月1日《臺灣新民報》內容,因應戰爭時局,傳遞總督府的皇民化運動政策。此時漢文版已撤廢。(〈臺灣新民報第2481號〉,《臺灣新民報社報刊史料》,T1119_02_073_0001)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