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6/13 (五)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百年發聲.三十而立—設所30年紀念特展

發佈日期 2023年10月20日
撰文 / 臺史所檔案館

2023年適逢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創設三十週年,亦是《臺灣民報》創刊百週年,兩者的設立皆是臺灣人自覺、進而發聲,以及凝聚共識的重要歷程。本展覽以「百年發聲」、「三十而立」兩個主題,精選典藏的日記、報紙、舊籍、手稿與照片,回顧百年前的1920年代,臺灣人如何透過發行報刊將思想和言論推及公眾,為追尋改變的信念埋下種子。進而透過臺史所之成立與發展,探索戰後臺灣從戒嚴之桎梏走向尊重多元,以及臺灣史從學術邊陲發展為嶄新史學領域之歷程。

*
檔案館新開放文書:長崎泰益號文書-海參崴及朝鮮商業書信
2020-07-29 發表

長崎泰益號,為金門新頭的陳國樑(1840-1908)、陳世望(1869-1940)、陳金鐘(1890-1974)三代,於1901年至1940年代,在日本長崎經營海陸物產批發買賣的商號。泰益號收存大量與東亞各地華人商號貿易往來之商業書信,以及商號經營文件、歷任店主參與長崎華僑組織活動產生之文書,是研究近代東亞貿易發展與華僑活動的第一手史料。

本次開放系列五「海參崴及朝鮮商業書信」,書信5百餘封、數位影像1千7百餘幅,發信時間自1902至1941年,有50餘個不同的商號與個人名義之發信者。書信內容除了與泰益號訂購商品的交易往來之外,朝鮮地區有部分商號寄送之信件為人參等商品的相關刊物、廣告等印刷品,有時亦附送訂購商品用的明信片,可藉此觀察當地特產及商號推銷、經營模式。

系列二「臺灣商業書信」、系列三「中國商業書信」、系列四「日本商業書信」、系列五「海參崴及朝鮮商業書信」、系列六「東南亞商業書信」等商業書信目前皆已全數開放,歡迎連線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查詢與使用。


1911年11月25日朝鮮福興號書信
(識別號T1001_05_01_005)
福興號與泰益號往來書信共23封,時間自1906年1月31日至1911年12月30日。此信發信者為黃聰明,金門英坑人,1897年於長崎創辦福興號,經營客棧與從事中國東北、朝鮮、海參崴等地的海陸產貿易,並於釜山設立分店。書信使用海參崴三益隆記的信封發信,身處海參崴的黃聰明,於信中問候陳世望、報告近況,並回覆陳世望託辦事務的進度。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