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11/21 (五)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穿越時空尋訪長崎泰益號的大稻埕客戶

發佈日期 2013年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陳秋瑾

時空旅行」特展旅人-長崎華商泰益號創立於20世紀初,經商貿易網絡橫跨整個東亞地區,包含俄國海參崴、朝鮮半島、中國大陸沿海、臺灣、呂宋島、馬來半島等各地商埠,並以臺灣及東南亞的華商為主要客戶。臺灣自1895年成為日本殖民地,由於日本官方政策之導向,積極強化了日、臺之間的經貿關係,在此時空背景下,泰益號以其地利、語言文化等優勢,拓展對臺貿易。泰益號文書中,現存臺灣商號的貿易書信約有17,000多封,其中以臺北大稻埕商家所發出的書信最多,數量近萬封。
*
檔案館新開放文書:長崎泰益號文書-日本商業書信
2020-06-15 發表

長崎泰益號,為金門新頭的陳國樑(1840-1908)、陳世望(1869-1940)、陳金鐘(1890-1974)三代,於1901年至1940年代,在日本長崎經營海陸物產批發買賣的商號。貿易對象以臺灣最多,其次為中國、日本、東南亞、東北亞等地的華人商號。泰益號收存大量與各地商號貿易往來之商業書信、憑證、契約、帳冊、電報等文件,以及歷任店主參與長崎華僑組織活動產生之文書,是研究近代東亞貿易發展與華僑活動的第一手史料。

本次開放系列四「日本商業書信」,書信8千餘封、數位影像2萬5千餘幅。系列下依各商號地理位置,再細分為東京、大阪、神戶、下關、門司、長崎書信等案卷。其中,日本各地與泰益號往來的商號中,以泰益號所在地長崎的數量最多,共有2千餘封,超過5百個不同發信名義之書信;神戶、下關、門司等地亦皆有千封以上的書信。書信內容豐富,除了與泰益號交易的溝通過程、商品明細之外,商家亦寄送許多廣告型錄與活動通知;泰益號與長崎當地各類社群、人物的互動,也躍然於信中。

系列二「臺灣商業書信」、系列三「中國商業書信」、系列四「日本商業書信」、系列六「東南亞商業書信」目前皆已開放,歡迎連線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查詢與使用。


1909年10月25日下關中利商店書信
(識別號T1001_04_05_006)
下關商號「中利商店」與泰益號有密切的合作關係,留下4百餘封書信,書信往來時間自1909年4月17日
至1928年10月26日,為泰益號的經營與發展過程留下珍貴紀錄。書信內容為商品運送過程遭水毀損,中
利商店向泰益號說明後續處理貨物賠償的相關事宜。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