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9/16 (二)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大家一起來讀報─《臺灣新民報》與《興南新聞》日刊的內容取材觀察

發佈日期 2022年7月4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李依陵

《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以及接續之《興南新聞》為系列性報紙,時間橫跨1923年4月至1944年3月。然而,1932年獲准發行日刊後的報紙,幾無留存。有鑑於此份報刊的重要性,本所近年來海內外蒐集,終於挖掘出1938至1941年《臺灣新民報》獨家典藏。報紙刊載的內容多元,囊括政經時事、地方消息與藝文新知,更是研究二戰時期的臺灣史極為珍稀的史料。

本篇嘗試解讀與觀察在1932年4月發行日刊之後,報紙外在的規格版面與用字,以及主要收錄的內容與專欄規劃。再分析隨著時間演進與大環境更迭,內容取材的特殊性與變化。期透過本文深入介紹這份屬於臺灣人的報紙,進而邀請您一同讀報回顧昔時臺灣大小事。

*
檔案館新開放文書:長崎泰益號文書-日本商業書信
2020-06-15 發表

長崎泰益號,為金門新頭的陳國樑(1840-1908)、陳世望(1869-1940)、陳金鐘(1890-1974)三代,於1901年至1940年代,在日本長崎經營海陸物產批發買賣的商號。貿易對象以臺灣最多,其次為中國、日本、東南亞、東北亞等地的華人商號。泰益號收存大量與各地商號貿易往來之商業書信、憑證、契約、帳冊、電報等文件,以及歷任店主參與長崎華僑組織活動產生之文書,是研究近代東亞貿易發展與華僑活動的第一手史料。

本次開放系列四「日本商業書信」,書信8千餘封、數位影像2萬5千餘幅。系列下依各商號地理位置,再細分為東京、大阪、神戶、下關、門司、長崎書信等案卷。其中,日本各地與泰益號往來的商號中,以泰益號所在地長崎的數量最多,共有2千餘封,超過5百個不同發信名義之書信;神戶、下關、門司等地亦皆有千封以上的書信。書信內容豐富,除了與泰益號交易的溝通過程、商品明細之外,商家亦寄送許多廣告型錄與活動通知;泰益號與長崎當地各類社群、人物的互動,也躍然於信中。

系列二「臺灣商業書信」、系列三「中國商業書信」、系列四「日本商業書信」、系列六「東南亞商業書信」目前皆已開放,歡迎連線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查詢與使用。


1909年10月25日下關中利商店書信
(識別號T1001_04_05_006)
下關商號「中利商店」與泰益號有密切的合作關係,留下4百餘封書信,書信往來時間自1909年4月17日
至1928年10月26日,為泰益號的經營與發展過程留下珍貴紀錄。書信內容為商品運送過程遭水毀損,中
利商店向泰益號說明後續處理貨物賠償的相關事宜。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