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9/20 (六)

本日不對外開放

*
從石門古戰場走入牡丹社事件

發佈日期 2013年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李品慧

牡丹社事件中的石門古戰場,在戰後被屏東縣政府列為當地十大景點之一。(圖1)除了紀念碑上「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的文字,透露當年牡丹社人奮勇抵抗日軍攻擊的心境外,就當時臺灣的歷史氛圍有何意涵?大清帝國、臺灣、日本三者之間又產生了何種關係?何以位於臺灣最南端的牡丹社人會遭受日軍的攻擊?接下來隨著「時空旅行」特展旅人-沈葆楨的腳步,走入石門古戰場,探尋牡丹社事件發生的源由,瞭解沈葆楨來臺善後與建設的歷史背景。
*
檔案館新開放文書:1934-1942年臺灣總督府旅券下付表
2020-03-04 發表

臺灣總督府旅券下付紀錄係掌握日治時期臺灣島民跨境移動極珍貴之一手史料,基於戰前日本帝國及臺灣總督府之公文呈繳歸檔制度,其原件主要典藏於日本外交史料館,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中亦有收錄部分年代之記錄。

本乎對旅券檔案更加完整而深入地掌握,為能忠實呈現檔案來源脈絡與文書原始歸檔形式,本館將檔案重新整編。文書時間起迄為1897年4月至1942年9月,共215件。所屬系列依旅券制度—即旅券規則之變革作分期,區分為「外國行旅券規則時期下付及返納表」(1897-1900年)、「外國旅行券規則時期下付及返納表」(1901-1907年)、「外國旅券規則時期下付及返納表」(1908-1942年)三系列。目前所有臺灣總督府旅券下付及返納表目錄均已全數開放,檔案以影本形式提供到館複印。歡迎連線登入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查詢使用。


1936年1-3月外國旅券下付表
T1011_03_148,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1936年2月,林獻堂與楊肇嘉等人應臺灣民報社之邀請,前往中國華南上海、廈門、
汕頭、廣東、天津、香港等地視察,此為當時的旅券下付記錄。


LJK_08_01_0030005,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以林獻堂、楊肇嘉等為首之「華南考察團」一行人於南京「古掃葉樓」前之合影。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