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7/04 (五)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一府二鹿三艋舺的微旅行

發佈日期 2015年10月14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黃湘棋

臺灣,自大航海時代以來,即為東、西交通的重要據點。臺南府城、彰化鹿港、臺北艋舺三個城市航運發達,曾是臺灣對外貿易的重要出口與交通、經濟命脈,「一府二鹿三艋舺」象徵臺灣對外貿易的興盛繁華,同時也見證臺灣近代在國際貿易場域的發展。本次特精選欽差大臣沈葆楨、鹿港謙和號許氏家族,以及長崎泰益號陳氏家族所留下的檔案紀錄,展開三大港口城市的微旅行。

 
*
檔案館新開放文書:長崎泰益號文書中臺灣商業書信
2018-02-02 發表

〈長崎泰益號文書〉為金門陳氏家族於日本長崎開設「泰益號」經營貿易及各種社會活動過程中所產生與保存的文書,文書年代自1880年代,迄1940年代,橫跨兩個世紀,集中於陳瑞椿(1840-1908)、陳世望(1869-1940)、陳金鐘(1890-1974)三代之間。文書中有相當大量、且完整的商業往來書信,和關於商號經營、華僑事務、及家族活動等各類史料,是研究近代東亞貿易發展與華僑活動的第一手史料。

本所於2012年,與泰益號後代陳東華先生簽署共同推動泰益號文書數位典藏計畫。自2012年4月起至2017年6月,已有五次徵集,自日本運回5萬餘冊件,包含書信、帳冊、電碼簿、單據、契約證書、出版品、印鑑、文物等項目。〈長崎泰益號文書〉全宗,根據文件類型及產生來源,劃分為商業書信、經營文書、家族相關文書及典藏、福建會館與華僑事務相關文書等10個系列。因文書數量龐大,整編費時,將分階段開放。

本次開放為第二系列「臺灣商業書信」,共計有書信1萬7千餘件、數位影像5萬多幅。系列下依各商號地理位置,再細分為基隆商號書信、臺北商號書信、臺南商號書信等18個案卷,案卷下再以各商號整併所有書信,並依商號首字筆畫順序排序。

本系列商業書信整編,以「商號」為主要單元,透過彙整信件與爬梳商號背景,便於使用者串連、對照同一商號的所有書信,加上信封、信紙、印記等實體特徵的變化,更能突顯出商號歷史、經營狀況,以及與泰益號生意往來的各式細節。並在各單件(商號)中,簡述各商號歷史沿革及不同商號之間的關連性。透過編排分類與資料描述,可從此批數量龐大的商號書信中,觀察到臺灣商業貿易和地方發展概況,挖掘重要歷史事件的線索,進而瞭解與再現臺灣在日治時期商業活動的多樣面貌。

〈長崎泰益號文書〉新開放系列二「臺灣商業書信」,歡迎連線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查詢與使用。


圖:1931年10月8日,乾元藥行書信,識別號:T1001_02_07_044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