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4/14 (一)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從語言統一實踐普世理想- 日治時期臺灣世界語運動文獻

發佈日期 2013年3月15日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李依陵

世界語(Esperanto)是波蘭醫生柴門霍夫(L. L. Zamenhof, 1859-1917)於1887年所創造的人工語言,期待透過簡單易學的輔助語,打破國際間的語言藩籬,促進交流和相互理解。其字彙包含了印歐語系中常見字,列舉幾個基本字彙,如「太陽」這個單字的世界語為sunro;「紙」則為paperor;「十二月」則為Decembro等。世界語的推廣可以說是一種文化運動,追求語言使用的平等自由、跨民族的教育觀點,傳達普世一家的理想。

*
臺灣日記知識庫-新增「灌園先生日記」1947-1949年
2014-05-16 發表


林獻堂(1881-1956),名朝琛,號灌園,為日治時期臺灣重要民族運動組織的領導者,曾任新民會會長,以及臺灣民眾黨之顧問,後更組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有「臺灣議會之父」的稱號。其所書寫的日記共有27冊,時間始於1927年,止於1955年(缺1928年及1936年)。由於林獻堂參與諸多民族運動的經驗,加上一生橫跨了日治時期,以及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的兩個政權,使其所留下的日記內容極為豐富,含括社會、政治、文化活動,為深化臺灣史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之參考史料。

「灌園先生日記」已於2013年全數解讀出版完畢,有興趣者可參考臺史所網站介紹。日記的全文與解讀成果,也陸續收錄於臺灣日記知識庫-「灌園先生日記」中,除了原先1927-1946年的日記內容外,近期新增了1947-1949年的日記全文及註解內容。此兩年之日記資料寶貴之處在於反映出林獻堂對於1947年二二八事件之看法,以及二二八事件後,其遠居日本不再回臺的心路歷程,歡迎多加利用。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