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4/03 (四)

本日不對外開放

*
穿越時空尋訪長崎泰益號的大稻埕客戶

發佈日期 2013年
撰文/臺史所檔案館館員 陳秋瑾

時空旅行」特展旅人-長崎華商泰益號創立於20世紀初,經商貿易網絡橫跨整個東亞地區,包含俄國海參崴、朝鮮半島、中國大陸沿海、臺灣、呂宋島、馬來半島等各地商埠,並以臺灣及東南亞的華商為主要客戶。臺灣自1895年成為日本殖民地,由於日本官方政策之導向,積極強化了日、臺之間的經貿關係,在此時空背景下,泰益號以其地利、語言文化等優勢,拓展對臺貿易。泰益號文書中,現存臺灣商號的貿易書信約有17,000多封,其中以臺北大稻埕商家所發出的書信最多,數量近萬封。
*
二、 日治時期臺灣世界語活動發展脈絡

綜觀日治時期臺灣世界語活動(請參照表一),從大正2年(1913)世界語推廣運動初始,隨著正式組織-日本世界語協會臺灣支部的成立,一時之間蓬勃發展。後因外在因素影響而短暫沉寂,直到大正8年(1919)臺灣支部改組為世界語學會,才重振推廣運動。然而由於學會逐漸左傾,並推行帶有階級意識的世界語運動,內部因思想分歧,終走向分裂一途。
1920年代中旬,許多在臺日人世界語者相繼離開學會,另外組成單純推廣世界語的社團。時至1930年代,在殖民政權強力取締之下,帶有左翼色彩的世界語學會難以運行,僅剩下單純的世界語推廣組織得以以文化運動的方式,繼續在臺推廣世界語。以下精選本文書中的特色檔案,進一步詳述這段歷史發展脈絡。

表一 日治時期臺灣世界語活動大事紀
年份 時間 事件
1906年 6月 日本世界語協會成立
1913年 8月 兒玉四郎在臺發行蒟蒻版的《Esperanta Libreto》,宣傳與推廣世界語。
1913年 9月 龍山寺開辦講習會,每週開班兩次,教授世界語。
1913年 12月15日 日本世界語協會臺灣支部成立。
1919年 10月 日本世界語協會改組為「日本世界語學會」,原日本世界語協會臺灣支部更名為「臺灣世界語學會」;發行機關雜誌《La Verda Ombro》(綠蔭) ,漸趨左傾。
1926年 6月 在臺日人官僚及研究學者為主的世界語者,組織「日本世界語學會臺灣支部」,並發行雜誌《La Formoso》(臺灣),推行單純無階級意識的世界語運動。
1931年   臺灣世界語學會召開第一次全島大會
1933年   啟南綠友會(臺南世界語學會)雜誌《La Verda Insulo》(綠島)創刊。
1934年   臺灣左翼勢力遭到殖民政權鎮壓,左傾的臺灣世界語學會活動推行窒礙,難以運作。就本年度的日本世界語學會年鑑可知,臺灣世界語學會已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