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05/06 (一)

本日開放時間 09:00-17:00

*
我將足跡落在何處-灌園先生歐洲行
2013年「時空旅行」特展旅人-林獻堂(1881-1956),作為臺中霧峰林家領導人,於1927年5月15日與攀龍、猶龍二子自基隆搭鳳山丸啟程,進行一場環遊歐美之旅,遊歷英國、美國、法國、義大利、德國、丹麥、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瑞士等10國,共計378天。林獻堂藉由眼中所觀察、筆下所描繪的歐美世界,希望提升臺灣人對於歐美文化的認識。以下便跟隨1927年《灌園先生日記》的紀錄,踩著旅人林獻堂的足跡一起來趟歐洲行!
*
臺灣總督府圖書館藏書 (T1)

T1臺灣總督府圖書館館藏特色,以臺灣文獻資料和南中國、南洋資料著稱。大正3年(1914)4月,臺灣總督府以敕令第62號頒布「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官制」,在艋舺(萬華)清水祖師廟內設立臨時事務所,次年8月9日在臺灣總督府後方的舊彩票局正式開館。籌備期間先移轉東洋協會臺灣支部保管的「臺灣文庫」,又接收總督府官房文書課之圖書,加上新購和各界贈送,開館之初共有2萬餘冊藏書量。根據昭和18年度(1943)統計,中日文書有183,344冊,西文書有12,604冊,已近20萬冊。

二次大戰爆發,總督府圖書館於昭和19年(1944)2月陸續將圖書疏散至新店靑潭(大崎腳)、大龍峒保安宮、艋舺龍山國民學校、中和南勢角等四處,未及疏散的7萬冊則毀於戰火。日本戰敗,臺灣總督府圖書館於1945年11月由國民政府接收,改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圖書館(簡稱臺灣省圖書館,即現在國立臺灣圖書館)。

總督府圖書館藏書是採用「和漢圖書分類法」標準(十大類類目參見表1),其中,臺灣相關圖書皆歸類為於總類下的臺灣(070類),分館接收後將此類藏書集中典藏,成立「臺灣資料研究室」,故未納入合作典藏範圍內。

臺灣總督府圖書館藏書經本所回溯編目建檔,約計10萬餘冊(未含國立臺灣圖書館抽存,未納入合作典藏範圍的070類—臺灣資料)。本藏書資料內容以500類(法制、經濟、社會、統計、植民)為最大宗,其次是300類(文學)及400類(歷史類);就圖書語文而言,有八成以上是日文圖書。

此外,T1臺灣總督府圖書館藏書中,有後藤文庫及姉齒文庫二大個人典藏,亦各具特色。

後藤文庫

後藤新平(1857-1929),日本岩手縣人,須賀川醫學校畢業,明治31年(1898)3月出任臺灣總督府民政局長,明治39年(1906)11月離台轉任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總裁。

後藤新平個人藏書原由臺灣婦人慈善會保管典藏,該會是明治37年(1904)由民政長官後藤男爵夫人所發起。臺灣總督府圖書館開館之初,該會先贈送203部圖書,其後又於昭和14年(1939)8月1日,將全部藏書轉贈圖書館。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將其命名為「後藤文庫」,在分類號前加上「後」字以示區別。後藤文庫主要是中國及日本的典籍名著,內容以文、史、哲類最多,其中又以歷史、地誌的比例最高。

姉齒文庫

姉齒松平(1885-1941),日本宮城縣人,明治39年(1906)畢業於中央大學法科,大正元年(1912)來臺,在臺北擔任辯護士。大正7年(1918)轉任臺中地方法院刑事單獨部判官,大正9年(1920)晉升為高等法院覆審部判官,昭和4年(1929)再升任高等法院上告部判官。昭和15年(1940)受聘於臺北帝國大學,擔任民事訴訟法講師。

姉齒松平從大正12年(1923)起,幾乎每個月在《臺法月報》上發表文章,其著作是當時臺灣人民事事件審理或辯護的重要參考來源。昭和16年(1941)逝世,隔年後人將其藏書中的2,000餘冊寄贈臺灣總督府圖書館,稱之為「姉齒文庫」,在分類號前加「姉」字表示之。姉齒文庫藏書大都是法學相關書刊,經回溯編目建檔現存近1,600冊,其中包括《法曹會雜誌》、《高等法院判例集》、《大審院民事判決抄錄》等。

茲列舉三本T1藏書,簡介如下。

(1)《南洋各地企業須知

昭和10年(1935)由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所編印發行,內容除簡述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比律賓(今菲律賓)、暹羅(今泰國)等南洋各地企業從商須知,並羅列南洋各地農業、礦業、水產業相關法規,為當時日資企業前進南洋必備的參考書籍。

 

(2)《滿洲國と協和會

滿洲國為昭和7年(1932)日本於中國東北所扶植的親日政權,實行黨禁,協和會則是該政權下唯一合法的政治團體。此書發行於昭和10年(1935),詳盡記載協和會的成立經緯,包括設立委員會議事錄、組織體系圖表、成員陣容、設立宗旨及使命等。亦收錄日人合理化侵略事實的相關論述,如大亞細亞主義、王道建國論等。

(3)《廈門臺灣居留民會創立三十五週年記念誌

廈門臺灣居留民會前身為廈門臺灣公會,成立於明治39年(1906),是廈門歷史上的第一個臺胞組織。此書發行於昭和17年(1942),內容詳記該會組織章程、成立沿革等,為研究日治時期海外臺人活動的史料來源。透過記述,可以感受到身處廈門的臺人,對於身分認同的矛盾性。尤以昭和6年(1931)九一八事變,日本入侵東北後,中國各地排日行動頻仍,居留廈門的臺人身份更為敏感,臺人如何應對可從書中得到解答。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11樓
電話:(02) 2652-5181 傳真:(02) 2652-5184 【意見表單】【系統管理
Copyright © 2010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